回到頂端
|||
熱門:

臺灣觀點:政經情勢角力 大陸高鐵墨西哥受阻

中央廣播電台/臺灣觀點主筆群 2014.11.21 00:00
11月上旬墨西哥政府宣布,大陸的中國鐵道建築公司主導的國際企業聯盟,以44億美元得標興建墨西哥第一條高速鐵路。尷尬的是,兩天後墨西哥總統裴尼亞要求撤銷招標結果,原因是此案雖符合法律要件,但輿論對招標過程存疑,所以決定重新招標。但是,大陸高鐵進軍墨西哥慘遭滑鐵盧,內情並不單純。

這條高鐵全長210公里,預定2018年完成。根據墨西哥媒體報導,大陸高鐵碰到紅燈的真正原因,是第一夫人安潔莉卡的一棟豪宅竟登記在與高鐵標案有關的一家公司名下,裴尼亞因為遭到指控「利益衝突」而被迫「斷尾求生」。墨西哥當然不可能存心和中國大陸過不去,背後牽涉到相當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情勢。

就墨中關係而言,墨西哥是最後一個同意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國家。大陸加入WTO之後,墨西哥產品在國際市場被大陸產品打得潰不成軍。直到近年來由於大陸人力成本提高之後,墨西哥產品才逐漸搶回在美國的市佔率。近10年來,墨西哥加強對外開放,和44個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數量是大陸的兩倍以上,因此已經成為大陸潛在的競爭對手。

其次,9月26日墨西哥發生43名學生遭到販毒集團屠殺並且焚屍滅跡慘案。11月7日,裴尼亞總統表示「此一恐怖罪行讓整個墨西哥震驚、憤怒。」他誓言要將所有該對這個案件負責的人繩之以法。「敲打中國」(bashing China)可以有效轉移、紓緩墨西哥政府的強大壓力。

從區域層面來看,1994年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之後,墨西哥雖然曾經享受過好處,例如美國傾全力挽救1994年年底到1995年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機,但是也因此更難脫離美國經貿勢力範圍。

今年剛好是北美自貿協定生效20週年,美國前貿易代表席爾斯女士在今年第一期的《外交事務》雜誌撰文表示,「NAFTA是第一個由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共同參與的自貿協定,已達成的市場開放程度比任何貿易協定更寬、更深。」席爾斯在文章中提到,「過去20年間,北美3個經濟體間已經發展出高度有效的供應鏈。加拿大和墨西哥向美國出口每1美元的商品中,分別含有加拿大和墨西哥25分和40分的產值。相較於中國和日本對美國出口商品只有4分和2分。」

近來墨西哥能源改革對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和雪佛蘭(Chevron)兩家美商開放,顯示墨西哥經濟崛起對美國已經開始產生政治效應。因此,美國智庫「對外關係協會」在今年10月的報告指出,「美國在全球經濟的競爭力將因提升和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聯繫而強化。」

從全球層面來看,墨西哥正面臨在美、中兩強之間選邊站的困境。席爾斯在《外交事務》的文章中指出,「當美國政府評估貿易協定的時候,不僅要基於國家的利益,更必須考量區域性的利益。有鑑於此,應該要鼓勵加拿大和墨西哥參加『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的談判。」

美國總統歐巴馬接受英國《經濟學人》周刊專訪時更指出,「全球化的自由貿易對大家都有利,但如果美國不支持簽署包括TPP、《美非成長和機會法案》(AGOA)等自由貿易協議,像中國和印度等國家為了他們企業的利益就會趁虛而入。」

儘管2013年11月美國國務卿凱利在「美洲國家組織」宣告「門羅主義時代已經結束」,但是由於和美國有3000公里長的邊境,墨西哥可能是拉丁美洲最無法感受「後門羅主義時代」到來的國家。或許為了維持與美國的良好關係,才會「斷尾求生」,犧牲中國大陸的商業利益。

大陸的中國鐵建公司已經組成法律團隊,對撤銷事件進行法律層面的深入評估,必要時將透過法律途徑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到手的標單遭到撤銷,可能是大陸企業快速向拉美「走出去」的第一道路障,但絕不會是最後一道。

(本文於中央廣播電臺臺灣觀點節目播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