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族的王清國,曾經走過一段貧苦的童年歲月,從小生長在山巒秀麗的秀林鄉和中部落,民國60年家中一場大火,不幸帶走祖母及大姊的性命,原本家境清寒,更顯淒涼。
王清國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接受台灣世界展望會的幫助,藉著資助人每個月的捐款和書信往來,以及獎助學金等,讓他的成長之路溫馨而豐富。
王清國說,童年時期,每年最期待的是資助人寄來的聖誕禮物,有一年收到來自加拿大的木頭馬車玩具,愛不釋手,也受到啟發。
高中畢業後,原本考理工科系未如願,決定苦讀重考,終於考上高雄醫學院牙醫系公費生。畢業之後,因感於家鄉醫療人員的缺乏,毅然選擇回花蓮服務。曾於署立花蓮醫院及門諾醫院服務,民國90年,終於回秀林鄉開業服務鄉民。
王清國表示,以自己多年在偏鄉行醫的經驗,看到部落充斥菸、酒、檳榔,造成口腔衛生之害,若是家庭功能不彰,父母疏於照顧,兒童受害尤深。要翻轉兒童健康狀況,最根本問題,還是在教育,若是有充足的智能,就能自救,也能救人。
「受人點滴,必當湧泉以報」,王清國說,從小接受資助人的幫助,不致因貧困中斷了求學路,因此才有機會改善家庭環境;如今有能力,願意成為資助人,幫助更多貧童,讓他們也能從貧困中站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