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慶指出,有些小朋友在做身體檢查時,偶爾會發現心雜音,是來自血流通過心臟構造振動,而產生的聲音。心臟構造正常的小朋友,在激烈運動或生病發燒時,可能產生功能性心雜音,屬於良性。另一種情況是,心臟構造異常形成心雜音,這位小女嬰就是因為心室中隔缺損所造成。針對小女嬰的情況,採以口服利尿劑和強心劑使用,病情已慢慢獲得控制和改善。
一般來說,正常的心臟有左右兩個心室,中間以心室中膈作為區隔。然而,若是心室中膈出現破洞,就是心室中膈缺損,常見於先天性心臟病中,占比約為20~25%,王嘉慶說,且根據缺損位置不同,最常見的是第二型,或稱膜邊型;東方人較常見的是第一型,又稱高位型。一般小缺損可能一生都不會有症狀,只有聽診時會出現心雜音,通常僅需定期追蹤,確定沒有如右心室出口阻塞或主動脈瓣膜脫垂等併發症。
王嘉慶醫師強調,心室中膈缺損若是較嚴重,在嬰兒期可能造成餵食困難,還有呼吸喘、盜汗、體重成長過慢、容易疲勞等情況,嚴重時會併發心臟衰竭及肺高壓,造成發紺、胸痛、呼吸困難等。一般會先給予藥物控制,部分患者在追蹤時,缺損會自動變小;有部分會因持續心衰竭,必須接受手術治療。經心導管關閉膜邊型的缺損,有不錯成效,但伴隨一定風險,需由醫師仔細評估。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