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生死兩安 見證安寧療護的真善美 讓每個生命都有選擇善終的權利

大成報/ 2014.10.13 00:00
【本報訊】「我很想媽咪,好希望高鐵快一點把我的難過載走…」7歲的安安對安寧社工師小文訴說他對因癌症過世媽媽的懷念。

安安的媽媽,學生口中的李老師,在40歲時被診斷腎臟癌,三年來經歷過多次手術與種種治療,癌症骨轉移造成骨折後,她被主治醫師告知疾病到了末期,她坦然地表示:「這幾年大家都盡力了,我好想回家,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多陪陪安安和家人,可以嗎?一直看不到回家的路,好遙遠漫長…」,她在病床上噙著眼,凝視著遠方,道出自己回家的心願。

回家陪伴 獻給親人最後的禮物 經安寧團隊共同討論,主治醫師向李老師及她的家人詳細說明住院安寧及居家安寧的照護狀況,提供選擇方案,最後李老師決定選擇回家接受安寧居家照護。

出院後,安寧輔導團隊依李老師病情需求,每月定期和視需要到家中訪視,用藥物等方法減輕癌症末期的疼痛,提供及教導避免病人壓瘡與骨折的翻身擺位、淋巴按摩等照護,緩解因水腫與病痛產生的不適感。原本醫師評估病情可能僅剩很短的時日,但經由家屬悉心照顧、病人的意志力及安寧團隊通力的努力,李老師竟意外地能親眼看到安安穿上幼稚園畢業小學士服可愛的模樣,同時她也完成了寫信給重要親友的心願,信中載滿的是道謝、道歉、道別與道愛的話語。

過程中安寧團隊也適時提供安安和家人哀傷輔導,在安寧居家照護6個月後,她如願在家人圍繞和呵護支持的環境中,平靜安祥地畫下生命的句點。 安寧療護是積極的照護 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說:「安寧療護是積極的照護並非放棄治療,是在醫療團隊的專業評估後,避免持續無效醫療增加病友的痛苦,並且協助病友與家屬面對死亡,讓生死兩安,見證安寧療護的真善美。」

從事安寧療護多年的翁益強醫師表示,整個安寧療護的運作以病人為主、家屬為輔,醫療人員包括了醫師、護理人員、社工師、宗教人員及志工,其它則視病人之需求,加入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藥師...等,共同照顧病人及家屬,讓病人得到涵蓋身、心、靈的完整療護,陪伴病人走到臨終,也關懷家屬的心理感受,陪伴家屬度過喪親低潮。

走出喪妻之痛,李老師的先生說:「非常感謝安寧團隊一路相伴,幫忙和教導我如何照顧我疾病末期的太太,和協助兒子安安和母親做最後的相處。雖然過程很煎熬,但看到太太最後能微笑告別此生,是家人們最大的安慰。」

安寧療護觀念逐漸普及 涵蓋率增加7倍 臺灣安寧療護不限於在安寧病房內,現在已擴展到一般病房的安寧共同照護服務,及社區的安寧居家服務,希望更貼近民眾的需求。由健保署最新資料顯示全國提供安寧住院、安寧居家、安寧共同照護全部或部份服務之醫療院所已達115家(網址http://www.nhi.gov.tw/webdata/webdata.aspx?menu=20&menu_id=712&webdata_id=3650&WD_ID=902)。 國民健康署於101年「探討癌症末期病人臨終照顧及其家屬的需求與喜好」的研究,調查約二千五百名癌症末期病友與二千二百名家屬,其中六成癌症病友,及八成家屬表示聽過安寧療護,此結果較93年調查的結果分別是四成及六成為高,顯示國人對安寧療護觀念逐漸普及。

而除了安寧療護觀念逐漸普及外,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經過長期監測,我國癌症病人死前1年內曾接受安寧療護的比率已由民國89年7%提升至101年的51%,成長7倍。期望未來更多民眾能了解及享有這樣的照顧,使臨終病人得到完整的身、心、靈之關懷與醫療服務,讓每個生命都有選擇善終的權利。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