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越南/河內三十六條古街 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旅遊中心/報導、攝影
離開機場,奔向千年古都「河內」的懷抱,等車窗外映著那幅世界最長的馬賽克壁畫牆時,該知道市中心將至。西元1010年,越南李朝定都時稱「昇龍」的河內,開啟兩百餘年國祚,之後朝代更迭,卻無損河內的古都地位。如今,旅人想緬懷些歷史氛圍,除了還劍湖、鎮國古寺等名勝之外,穿過老城牆,走進三十六條古街,更能體會那熙來攘往的庶民生活脈動。
走路,是親炙三十六古街的最好方式,不妨找間小飯店住上,夜裡,徘迴在古街的喧鬧酒吧,啜飲聊天,等警察在午夜上門,催促著打烊時間已到;隔日再起個早,遊晃還未甦醒的古城胡同,街邊大媽賣的河粉香滑誘人,蹲坐在小凳子上暖食一碗,讓味蕾牽引著生理時鐘甦醒,那滋味,大飯店也難比。
若時間有限,昇龍水上木偶戲院對面、還劍湖邊的電瓶車,是代步探古街的走馬看花速成法,35分鐘15萬越南盾(約新台幣230元)、60分鐘25萬越南盾(約新台幣380元),可省去在古街人車爭道的困擾,此時若有在地人相伴同行,一個個又像英文、字母邊緣還帶標點的越南街名,會告訴您它當年的發跡因果。
首府河內的三十六古街,是古都傳承千年、最繁華的商業中心,看看路牌,Hàng是「行」,意思是行當、行業;Phố是「街」,Ngõ是「巷」,另外接在後邊的字,就是老街舊時的貿易主軸,一街一特色所產生的聚集經濟,延續古街繁華。如「行帆街Phố Hàng Buồm」,從前賣的是各式布帆、草帆等船帆,如今需求不再,轉型改賣起雜貨餅乾;福建會館所在地「懶翁街Phố Lãn Ông」,售著中藥藥材;其他如磚巷(Ngõ Gạch)、紙街(Phố Hàng Giấy)都已不操舊業,倒是金銀街(Phố Hàng Bạc)還開有銀樓,涼席街(Phố hàng Chiếu)賣竹蓆、窗簾、地毯,嗅得到往日風情。
可別小看古街的店鋪門面不夠氣派,在這有房子的老革命光是收租,就夠他到郊外買別墅呢!「三十六古街的土地,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貴」,導遊阿水說,這兒1平方米,要價2到5萬美金;15平方米(約4.6坪)的房子,月租新台幣4萬以上。我換算了一下,相當於一坪售價最貴可達新台幣四百多萬,比照越南當地物價,還真可用天價形容!也因歷經過戰亂,產權混淆,老房子門面2公尺、裡深20公尺,或外寬1公尺、內寬8公尺的奇特布局,所在多有,也見證歲月軌跡的盤根錯節。
想在古街瞎拚?導遊建議,古街上販售的產品多為批發,量多價美,但名牌則以仿品居多,掏腰包前得三思。走累了?逛到河內最大、歷史最久的「聖約瑟夫大教堂」邊,學年輕人點杯檸檬茶、坐矮凳嗑起瓜子,是最河內的街邊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