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路媒體哈芬頓郵報(Hoffington Post)去年12月宣布,網路世代逐漸成熟,為確保評論更趨文明和可信賴度,郵報將進一步調整留言版的科技管理措施。
有鑒於無須負責的爆料式匿名留言泛濫,哈芬頓郵報規定所有登記留言網友必須附上臉書帳戶連結,並顯示部分姓名。
哈芬頓郵報指出,無論是什麼原因讓留言網友畏懼顯示真名,如果網友真是告密者,或害怕遭騷擾,甚至有任何理由非得匿名貼文,這些人可填寫「匿名評論權」專用表格,文章也可獲刊登。
哈芬頓郵報向網友「宣戰」的舉動,當日即引起大量網友不滿,網路媒體高度重視。有人認為和網友過不去將影響流量,不過美國重要報章如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等影響力龐大的媒體,早已設置專責部門處理新聞留言板。
華郵對此採取網友相互規管機制,避免箝制言論自由的質疑。數位新聞製作人巴特勒(Bethonie Butler)指出,華郵留言板設有「舉報濫用」鍵,有專責人員處理,某些留言將被移除,讀者也可按「掠過」鍵,避免看到不想看的內容。
紐時設有14人的網路評論處理部門,紐時互動新聞副總編輯柯倫(Sasha Koren)在華郵指出,評論查核人員會閱讀所有評論資訊,並依據過去7年來發展出的審核標準,決定是否於網路刊載,紐時將新聞評論文章每日限制在18條。
華郵和紐時謹慎的手法,建立出優質網路新聞讀者,有些名家出手的評論文章比新聞本身還有看頭。
擁有全美30家地方報的麥克萊契公司(McClatchy Co.)也要求讀者留言附上臉書連結,電腦系統會作初步認證。如今更要求網路留言者,必須留下真實姓名、居住地與工作等個人資料。10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