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社論:提防學運抗爭進入瓶頸

立報/本報訊 2014.03.25 00:00
25日下午馬總統釋出要接見學生的訊息,以及學生團體也表示願意和總統談一談的情形下,服貿協議爭議的解決似乎出現一絲可能性。不過這對於學生運動而言,卻是進入瓶頸的開始。

從一開始,服貿協議的爭端解決機制就是在立法院,這也是學生基於義憤占領立法院議場的原始想法。然而,隨著時勢演進過程發生的諸多事件,包括立法院長王金平與國民黨的訴訟未解、行政院長江宜樺與學生對話未果,學生運動對於服貿協議的解決倡議卻反而遠離立法院而朝向總統。當周日晚上群眾短暫攻占行政院又被驅離之後,運動出現奇怪的形勢:民眾占領青島東路旁的立法院議場,期望藉此形成壓力、訴求解決的對象卻是在凱達格蘭大道另一頭的總統。此外,從實際的政治運作來說,處理服貿協議僵局的方式,不論是逐條審、包裹表決、先有監督條例再審查等選項,關鍵都在於立法院。

學生與總統會面的意義僅在於政治的象徵意義,對於解決服貿爭議並沒有實質幫助,即使總統做出任何政治承諾,最核心的服貿協議審查仍要在立法院進行。日前總統有意針對服貿協議,召開跨院協調會而被立法院長以「不符憲政體制」拒絕時,就已經顯示此議題的宇宙中心不在於總統府、行政院,而是立法院。然而弔詭的是,學生占據立法院議場多日,甚至在訴求當中直接引用民進黨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概念,但是近兩日的朝野協商的內容、協商的方式卻幾乎與學生絕緣。這兩日,媒體、社會團體都將焦點放在行政院、總統府,似乎總統的回應才是整個爭議的關鍵,而忽略朝野協商的內容才是真正決定了服貿協議後續解決/解套方式的關鍵戰場,立法院內的各政黨高層反而被放過了。在運動一開始,學生團體占領立法院議場的邏輯就是「服貿協議的審議不夠透明」,但是,近兩日的朝野協商過程,卻更像是不透明的黑箱。

此外,不論是學運團體主張的「先設立協議監督機制再進行審查」,或是「逐條審查服貿協議」,一旦回到立法程序的運作,就是立法專業的對決,屆時學生若無足夠的專業,將會再次棄守直接民權監督的立場。這類狀況有前例可循,ECFA在審議前受到各方的質疑,但是對照立法院的公報系統內可看到的審議過程,有明顯落差,而立法院為了服貿協議舉行16場公聽會的公聽會紀錄,也可以看到反服貿陣營意見與政府官員無法對話的狀態。

今日的學生運動促成服貿協議受到社會廣泛重視的成果,儘管過程有些瑕疵,但是整體來說最大的成績是把政治從高高在上、菁英代議的天際,拉下到親近人民的高度。但是這個成果卻因為運動團體從占領立法院之後就刻意跟立法運作細節保持一定距離,而可能將整場運動的原始目標拱手讓出,讓服貿審議再次回到菁英代議人士的手上。

政治不是只有議題、論述,還有運作的細節。學生運動中的議題、論述就像是短距離賽跑,注重爆發力,但是政治運作的細節卻是長距離競賽,注重持久力,如果學生沒有在後續的立法院政黨協商有更多的介入,我們將可以看到當年審查ECFA的場景重演:學生將繼續將議題後續發展的主導權拱手讓給政治人物。

圖說:許多參與行動的學生在多日未能妥善盥洗與休息的情況下顯出疲態,然而針對總統府23日上午對學生訴求未能給予正面回應,議場內許多學生臉上仍洋溢著憤怒神情。(圖文/楊子磊)

延伸閱讀

左右看:從反服務貿易看直接民主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714

【傳學鬥編輯室報告】報導服貿呈現的藥效與副作用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695

左右看:攻占行政院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693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