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健森/台北報導
從正式宣布參選之前一直到現在,連勝文都一再想傳達甚至塑造他並非「靠爸族」,以及「自食其力」的「成功創業者」形象,但顯然成效有限,至今他依舊仍難以擺脫特殊的出身及成長背景,仍被定位為「權貴子弟」,並為此一再遭到攻擊、質疑。
以連勝文讓悠遊卡公司轉虧為盈,如今台北市民幾乎人手一張悠遊卡,以及自行成立創投公司等成功範例,我個人相信,連勝文確實本身夠努力,也擁有優秀的能力。
以連家的資產及豐沛的政商關係,連勝文當然可以過著人人稱羨,優渥自在的生活,他甚至可以輕易的找個理由,「因為險些讓他失去生命的慘痛經驗,為了自己及家人安全著想,他只好選擇離開台灣避居國外」;但他寧可丟下這種好日子不過,卻冒著妻子不諒解執意投入選戰,並承諾薪資全數捐出做公益,為的就是實現他的抱負及理想。
從宣布參選記者會後,各方民調變化的情形,確實已經讓不少人感受到連勝文的誠意,但為什麼嘲諷、質疑的聲音依舊如此之大?除了政治上的刻意操作,連勝文尚未獲得民眾普遍「心中的共鳴」應該才是主因。
簡單來說,連勝文的「成功經驗」是無法複製的,對於一般平民百姓、上班族而言,每個月領取的微薄薪水,光是維持日常開銷都捉襟見肘,更遑論要存到一筆資金,並冒著難以預測的風險去自行創業,但連勝文之所以可以放手去創業,正因為他有著「啣著金湯匙出生」的背景,即使創業失敗,也不怕生活會發生問題,甚至還是可以過著舒適的生活,光是這一點「人生優勢」,就是絕大多數民眾所羨慕(或嫉妒?),更是難以相比的。
而連勝文成功的條件,「人脈」更佔了相當大的關鍵,但他建立的人脈,相信其中不乏跟他的「特殊背景」有關,一般人根本難以有此「機緣」,這些都是不可否認,也切割不開的;也正因為如此,市井小民看待連勝文時,總覺得「『你』和『我』根本不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兩者的「距離感」依舊難以拉近,心中難免會有所存疑、排斥。
可以想見的是,在此種「天生不平等」的現實條件下,連勝文即使再怎麼做論述,也依舊無法打破他與一般人的隔閡感;與其如此,連勝文不如化阻力為助力,好好地說明他將如何善用「特殊的資源、背景」,轉化為全民的財富及福利,小至個人的加薪、增加收入,大至公共建設、社會福利、改善國家財政等,且絕對不會讓特定的一小撮人、財團從中獲利,這或許才是連勝文及幕僚接下來所要努力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