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收假症候群 數數你有幾項

中央商情網/ 2014.02.06 00:00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台北2014年2月6日電)年假剛結束,許多人收假返回工作崗位,卻感到精神不濟,一直回想假期美好時光。精神科醫師說,這可能是染上了收假症候群。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洪敬倫今天表示,首先要聲明,精神醫學中並沒有「收假症候群」這個診斷,但長假結束後,確實有不少人適應不良,因此帶著幽默感,仿照精神疾病診斷準則的架構,替大家虛擬可能症狀。

洪敬倫指出,這些症狀包括其一,在假期結束後,感到強烈的失落、沮喪與焦慮。其二,不斷回想假期時光的美好畫面。其三,無法專注於眼前的工作,甚至對工作產生厭惡與倦怠感。其四,因為假期時生活節律的大幅改變,導致收假轉換困難,產生失眠,疲勞等症狀。其五,不斷質疑自己目前生活與工作的意義,甚至打算大幅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果上述5項症狀中有3項符合,且持續時間超過兩週,感到十分苦惱,或是對個人工作、人際、社會功能造成顯著影響,就可能是罹患了「收假症候群」。

洪敬倫表示,作息規律度較低;缺乏長期的生活目標與意義;壓力調適能力較差;習慣以高感官刺激,放縱的方式填充假期的人,或是原先就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都可能是罹患「收假症候群」的高危險族群。

由於「收假症候群」沒有明確有效的治療方式,洪敬倫建議民眾可以自我調適,像是從小處著手,慢慢找回生活節奏,逐步回復各項事務的執行,不要一下子負擔過重。

洪敬倫也建議民眾可以在收假前兩天逐步恢復規律的作息與活動,藉由固定的工作,運動與睡眠時間,讓自己更有效率地回歸生活的常態。

洪敬倫表示,最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下次放假前可以預作準備,在假期中保持一定的生活節奏,像是睡前閱讀,晨間運動,有利於收假後的穩定。也應該避免過度「放縱」,像是大量飲酒,通宵玩樂,或是把假期行程塞得太滿,太緊湊的行程不但無法放鬆,反而會帶來無謂的壓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