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扎根食農教育 有機農深入校園

立報/本報訊 2013.11.10 00:00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笑聲爽朗,廖錦娟的雙眼炯炯有神,她一刻不得閒地巡視農場,她是清涼地有機農場的女主人,也是台北市產發局推動「食農教育」的講師之一。今年年初,她取得台北市產發局的講師培育證照後,暑假走入木柵、景興和公館國小,教導老師和學生認識有機蔬果,分辨食物成分。

(上圖)景興國小教師和學生將家中的樂高玩具帶到學校,和植物上演互動戲碼。(圖/景興國小 文/郭琇真)

自給自足 14年來都有機

循著台北士林區至善路蜿蜒上山,途經顛簸、鮮有人跡的石子路,映入眼簾的是種滿各式蔬果、藥草的清涼地有機農場。這塊土地面積1150坪,近4分地的農田,其實已休耕了40年。14年前,廖錦娟和羅俊榮夫婦放下手邊經營的農產品批發事業,買下農田,不問世事地過著自給自足的有機農人生活。廖錦娟笑說:「我當時的目標就是1年365天,天天都有蔬果可以吃,不用下山買。」

廖錦娟不斷嘗試、失敗、再嘗試、又失敗,製作有機液肥、土壤介質,將土壤調理好,蔬果就能「頭好壯壯」。她用有機米糠、台糖糖蜜和蝦蟹殼粉,再加上非基改黃豆磨成的豆漿養各式好菌,製成肥料,更能減少病蟲害,這樣的成本雖然和慣行農法使用的農藥價差6、7倍,不過為了吃到無毒、健康的蔬果,她認為一切都值得。近年她常上電視傳授配方,毫不私藏,也沒申請專利。

與蟲搏鬥 兩夫妻順應自然

「從事有機,有60%時間都在和草、蟲『搏鬥』。」羅俊榮說,開始務農時,天天都在拔草、抓蟲,後來狠下心買了一捲千元的銀灰布,覆於土壤之上,阻隔紫外線,讓昆蟲難以定位覓食。夫婦堅持不蓋溫室,他們說,雖然溫室可減少蟲害,但隔絕了雨水,蔬果的微量元素會不足,土壤容易鹽化,變得貧瘠。

羅俊榮強調,農業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因為構成農業的三元素陽光、雨水和空氣都是活的,只要一項不合植物的生長點,發芽、茁壯的樣貌就會很不一樣。廖錦娟補充,植物種得太密也會影響生長,蔬果吸收的陽光不足,很難分泌元素驅趕病蟲,她自信滿滿地說:「我們的蔬果和一般有機超市販售的蔬果不一樣,更脆更甜,很多顧客一吃成主顧。」

課程開跑 有機農夫當老師

3年前,在士林農會慫恿下,夫婦倆開始販賣有機蔬果,並向政府申請有機農場認證,他們以4個月每10坪8,500元的價格,將農田租借給有意務農的家庭、朋友,從種子提供、有機農法到有機料理,一應俱全。今年年初,透過產發局的牽線,廖錦娟通過食農教育的講師培育證照,開始將有機農業知識的種子播入小學。

產發局今年首度舉辦「食農教育」課程,挑選8所學校,開辦「有機食農教育教師研習營」培育種子教師,結合小學和周邊有機農場,讓5位有機農夫老師帶領種子教師,扎根食農教育。

學校闢田 每塊都得來不易

廖錦娟倆夫婦從暑假開始就常往木柵、景興和公館國小跑,從勘地、協助整地、架設灌溉系統開始。廖錦娟說,「景興國小的老師暑假就把農夫應該具備的所有馬步全部走一遍;木柵和公館國小的老師為了清出一塊田地,平時拿筆的手,整個暑假都在拔雜草、挖樹頭、搬石頭。」

參與食農教育課程的景興國小,選用操場後看台做為農場。衛生組長簡媚媚拿出打掃間一個個底部打洞的垃圾桶笑說:「沒有田也可以種菜!」她和五年級班導師王燕鈴、王家燕,向農夫老師學習育苗、整土、扞插,「一個盆都種了10種作物以上,讓參與計畫的60位學生有菜苗可以耕種。」

▲參與課程的學生們從原本害怕接觸菜蟲,到期待菜蟲的出現,對於老師來說,每一次的農務經驗,都可以看到學生態度的成長。(圖/景興國小 文/郭琇真)

不再害怕 愛上摸土的日子

從9月開始,為期7週,廖錦娟利用景興國小5年綜合活動課的2小時,一邊傳授學術知識、一邊實地帶學生操作農務。

學生2人1組認養1盆,細心照料「菜菜子」。景興國小老師王家燕將此次的課程取名為「摸土的日子」,她發現,每一次菜蟲的出現,對學生都是新奇體會,有學生從害怕抓蟲到敢抓菜蟲,再到期待抓蟲,不再害怕大自然,懂得珍惜食物,尊重土地,對於零食和飲料也不再來者不拒。

廖錦娟驚訝指出,這趟教學完全超乎她的預期,「愛賴床的學生為了早點到學校照顧蔬果,開始早起催父母載他到學校;學生上課越來越專注,因為他們得肩負小老師的責任,回家把知識教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學生家長就利用家中的陽台空間,開始種起菜來。」

▲參訪清涼地有機農場的景興國小同學,滿足地採收衣一籃又一籃的蔬菜。(圖/景興國小 文/郭琇真)

態度培養 孩子更專注負責

學生和老師有了共同關心的土地,感情也變得更親密。廖錦娟說,食農教育課程培育了孩子負責任和專注力的態度,提升家庭、學校之間人與人的互動,是一種人格養成,透過務農經驗,學生能深刻體認農夫的辛苦,懂得感恩,不浪費食物。更有趣的是,有些學生私底下還跟她大談「心頭的祕密」,有未來職業選擇的苦惱,也有感情的請益。

廖錦娟記得,有次老師將盆栽間發現的可愛菜蟲,拿去餵一般噴農藥的蔬菜,沒想到菜蟲硬是不吃,幾天就瘦一大圈;學生擔心地找她求救,她叫學生野放回盆栽,沒想到菜蟲竟大口吃起來,學生驚訝不已。

▲經過數週的細心照料,景興國小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採收部分蔬菜,烹煮養生菇菇湯。(圖/景興國小 文/郭琇真)

知足感恩 盤中飧都應珍惜

7週的食農教育課程中,遇到天兔颱風來襲,景興國小的老師和學生們將盆栽搬到安全的地方,佈上天羅地網保護;最後一堂課,學生採下自己辛苦耕種的青蔥,自製蔥油餅。幾乎每天都去照顧「菜菜子」的老師簡媚媚說,從操場看上去,看到盆平線慢慢長出翠綠,冒出青蔥,再到芥蘭、青梗白菜等各式蔬果,感覺非常滿足。

課程結束,景興國小11月2日將50多盆、30把蔬果拿到建國花市販售,總共獲利2千元。簡媚媚和學生幾經計算,將獲利除以學生總數發現,每個人1個月只賺1.1元,這個結果更讓學生理解農夫耕種的辛苦。

簡媚媚表示,透過這次課程,校內建置了灌溉系統,盆栽和土壤介質也還可再利用,校內的營養師和1位3年級的自然科老師也參與,雖然未來沒有農夫老師,不過,經驗有了,師資也有了,她可利用學校前庭、屋頂等其他空間,將食農教育推廣到中年級及低年級,造福更多學生。

▲清涼地有機農場女主人廖錦娟今年年初獲得有機講師的認證,從暑假開始,深入校園教導學生食品安全的知識,最後一堂課還邀請學生前往農場參訪。(圖/景興國小 文/郭琇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