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左右看:食安與農糧自主的階級政治

立報/本報訊 2013.11.05 00:00
左看:對付自由貿易的貽禍

在消費-生產關係實踐中,「糧農安全」4字背後蘊含更多層、複雜的分配政治。第一個層次僅碰觸到消費端「食品安全」,透過認證制度,消費者只要買得安心、吃得安心則已。有機蔬菜店為此型態代表。

第二個層次,是農夫市集與農學市集的出現,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的直接接觸,目的是消融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異化關係。但逐漸的,部分的「小農生產」成為地產業省下預售屋廣告費的清新符碼;在扼殺老樹的城市高級地段裡,販賣本土自然的農作給上等客人,這都是為了農民的生存與大眾推廣。但在「農糧自主」的大招牌下,城市中,人與環境的部分異化關係被擱置了。這是以「拓展消費通路」為目標,必然面臨的考驗與限制。

上述兩者都仍然在消費者「消費自由」的結構底下,無法直面糧價不穩、本土人力土地成本高昂背後,更大問題的源頭──台灣政府長年鼓勵休耕,經濟效益至上,放任小農被跨國自由貿易與大規模農企業產銷鏈打壓。

重拾可持續性的食糧自主權的重要性,唯有發展消費者與生產者夥伴關係的合作經濟,才可能突破當前資本主義設下的陷阱,重新設定可持續性生活與生產關係的基礎原則,別再在資本主義這塊毒海綿蛋糕裡找孔縫作無力的滲透。

陳虹穎/文化評論人

右看:消費者抵制運動的力量

毒澱粉、偽油的出現,掀起大眾對於食品安全的恐慌焦慮。焦慮的轉換,就透過「有機」與「自然」的農作消費化解。不過,生活在這選擇眾多的消費社會裡,我們大概都知道:選擇要健康,代價得高昂。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健康成為中上消費階級才能擁有的產品?

當前的高昂代價,與台灣普遍瀰漫的「無良商人」的無企業社會責任,有直接關係,但這一切也與疲弱、被動的消費者制衡監督能力有關。一切的責任歸屬,除了無良企業、無能的食管局,難道消費者們都是無辜受害者嗎?觀諸我們的消費者抵制運動,一直以來是媒體操盤,用直覺式恐慌代領。當消費者都已經自動丟棄家中廢油、跑去尋找替代油品時,咱們的消費者保護基金會卻慢了一百八十五拍,比起食管局還更沒有勇氣,直到最近才承認問題油品,後知後覺呼籲消費者應暫時「拒買」。

當咱們東亞近鄰的韓國民間社會,都已經炙熱發起拒買日本水產品運動、募款自行成立了獨立食品安全檢查監督機構之時,我們還阿Q式的自我安慰著「反正遲早都要一死」、「沒有毒食物毋寧死」。這一切問題,民間消費社會只等待政府積極揭露,看來我們對於消費者保護基金會長期以來有著錯誤的依賴與期待。更多隱而未爆的問題,只待陸續充填每周新聞版面。

陸已興/國小教師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