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akob Steinschaden/flickr
太常用臉書,是否會帶來負面效應?許多研究顯示,使用臉書的影響確實很大,譬如看見朋友分享渡假照片,自己卻只能拼命辦公,可能會因此感到憂鬱;或者是看了另一半貼的狀態,因而心生妒意,最後以離婚收場。
由此可見,太常用臉書以致於成癮,絕非好事。對於個人是如此,那對於小型企業呢?企業由個人組成,個人會遭遇到的後遺症,企業也逃不了,甚至因為組織結構環環相扣,麻煩會更大。
臉書給企業帶來的「麻煩」,可簡單歸納為以下五點:
1. 浪費時間,不事生產
沒錯,企業面臨最嚴峻的考驗,就是「佔用時間」。一旦員工在臉書上花費太多心思,拼命張貼狀態、回應他人、打點個人頁面等,自然沒有辦法在公事上全力以赴,替公司帶來正面效益。僱主最害怕的,非這種情況莫屬了。
即使是利用臉書辦公,也不見得好到哪去。畢竟臉書頁面的性質,正需要不斷灌溉、耕耘,才能作出像樣成績,但其中花掉的資源和時間,也會讓正事停擺,威脅相當大。
2. 人比人,氣死人
密西根大學最近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使用臉書之後,生活越來越不幸福,問題則是出在大家總會相互比較生活近況,看到別人過得好,自己便覺不是滋味,久而久之,自己的滿足感就下降許多。
小型企業亦然,尤其是開始創業沒多久,總會想和大公司比較高下,看看別人成功之處在哪。經營企業確實不容易,需要的技巧多不勝數,只是一旦陷入「比較陷阱」中,就會耽誤正經事,甚至誤以為臉書粉絲多是王道,因此滿腦子想衝人氣。到最後,真的會越比越輸。
3. 過度相信粉絲數
如上所述,衝人氣不見得有正面效果。最主要的原因是,數字不一定反映真實情境,譬如有些人可能按了一次讚,之後就再也沒回去瀏覽粉絲頁。如果企業主以為粉絲人數等於真實客戶,還藉此推算藉機,肯定會吃大虧。
4. 頁面宣傳不等於業績
同理可證,臉書雖然便於推銷產品,但即使花上大把銀子登廣告,也很難換算成真實收益,尤其就短期而言。
研究顯示,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交易是透過社群網路激發的,換言之,靠其他通路反而更能鼓勵客戶下單。此外,美國有許多零售商也經營臉書,但2012年第四季的業績反而比前一年少了將近六成,網路數字之虛實,可見一斑。
5. 虛無縹緲的人際網絡
儘管一個人在網路世界中呼風喚雨,寄e-mail、玩臉書樣樣行,但少了現實生活中的接觸,關係便等同於虛無。對企業而言,要是以為臉書關係就能帶來穩定客戶,無異於癡人說夢。
《紐約時報》曾表示,包括臉書、推特在內,許多社群網路公司漸漸放棄電話客服,只想透過e-mail溝通,卻讓人覺得冷冰冰。總之,想讓業績蒸蒸日上,企業主還是少玩點臉書,多走出去和真人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