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可汗學院:設計給一般人的一流課程

立報/本報訊 2013.08.04 00:00
可汗學院的教育奇蹟:兩億人的家教課,跟比爾.蓋茲的孩子一起學習

作者:薩爾曼.可汗 Salman Khan

出版社:圓神

ISBN:9789861334592

【本報訊】薩爾曼.可汗並非出身教育界,卻掀起21世紀最強的教育大海嘯。他從未出現在教室裡,卻是全球最受歡迎的老師。教室有牆,教育無牆,可汗用網路科技蓋一所沒有藩籬的全球大學校,讓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能免費享有世界一流的教育。他的教學方法,讓原本被放棄的學生,也能和享有豐厚教育資源的學生一較高下。

如果你對當前教育制度感到失望或無所適從,這將顛覆你對教育的認知,提供讓人眼睛一亮的全新觀點與有效方法。擔憂未來競爭力、關心教育議題的人,以及任何關注科技對未來影響的人,這是一本一定要看的書!

內文試讀

在我各種實驗中,有一個實驗發展出自己的生命,那就是我上傳至YouTube的數學教學影片。當時我並不知道怎麼進行最好,也不知道計畫能不能成功,更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我上傳的內容。我在嘗試與錯誤中前進(沒錯,犯錯是可以容許的)。當時我白天是避險基金的分析師,工作繁重,時間非常有限。但短短幾年內我終於明白,虛擬教學才是我的熱情與使命所在。我在二○○九年辭掉工作,全心打造後來的可汗學院。

可汗學院聽起來堂皇,但運用的資源卻近乎貧乏。學院有一部電腦,一套價值二十美元的畫面截取軟體,外加一塊八十美元的手寫板。手繪圖形與方程式時,我用的是微軟小畫家(筆跡常常有點抖動)。除了影片外,我還寫了一些出練習題的軟體,放在我租的伺服器主機上(月租五十美元)。這個學院的教師、資訊工程師、校工、管理人員加起來只有一名,那就是我。校內預算總額等於我的存款。大部分日子我都穿著六美元一件的T恤與運動長褲,對著螢幕講話,大膽地追求遠大夢想。

我的夢想不是創造熱門網站,也不是在教育論戰上颳起曇花一現的旋風。也許我是在癡人說夢,但我的夢想是為世界創造一個持久、與時並進的平台,讓它可以持續存在數百年,從根本上反思教育應有的面貌。

我認為進行反思的時候已經到了。每當歷史出現轉折,新的教育體制與模型便隨之湧現。比方說,哈佛與耶魯大學創建於北美州殖民開始後不久。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各間州立大學則是工業革命與美國領土擴張後的結果。我相信現在正是史上最重大轉折的初期,這個轉折就是資訊革命。在革命當中,改變極為迅速,深度創意與分析思考的能力不再可有可無,也不再是奢侈的餘裕,而是必備的求生技能。只讓全球部分人口接受高深教育將是我們承受不起的損失。基於上述理由,我寫下本校的創校宣言。這份宣言野心勃勃,但只要善加利用現有科技(目前的利用程度低得可笑),裡面的目標完全可能實現:在所有地方,讓所有人都能接受免費的一流教育。

我的教學理念很直接,深植於我的個人信念:我要用自己希望被教的方式教學。換句話說,我希望能傳達學習的純粹喜悅,還有了解宇宙萬物時的興奮。我想教給學生的不光是邏輯,還有數學與科學之美。教學時,我想幫助的不只是第一次接觸這些學科的孩子,還有想重溫這些學問的成人;我希望與作業奮戰的學生可以得到啟發,想維持心智靈活的老人也能獲益。

我不希望重現乏味的課堂形式,像是機械式背誦、硬套用公式,將學習的意義與期限限於下次考試拿到好成績等。相反地,我希望幫助學生體會每一課之間的連結與演進。我希望磨鍊他們的直覺,讓每次吸收的資訊與概念逐漸整合,直到終於達到精熟。簡單說來,我想重現學習的熱情,讓學生主動參與、體會學習的自然喜悅。傳統教育有時似乎只會痛擊學生的興趣,逼使他們俯首聽命。

一開始沒有所謂的學院,我的學生也只有一個,名叫娜蒂雅,她剛好是我的表妹。

到了二○一二年的年中,可汗學院的成長已經遠超過我預期。我們每個月教育六百萬名以上的學生,這個數字是哈佛大學從一六三六年創校以來全部入學人數的十倍,而且還以每年400%的速度成長。課程影片觀看的次數超過一億四千萬,而且學生已經利用我們的軟體做過近五億次練習。我個人已經上傳超過三千部課程影片,這些影片完全免費,沒有商業廣告汙染,課程內容涵蓋基本算數到高級微積分,包括物理、財務到生物,化學到法國大革命。我們也積極雇用世界上最優秀的教育者與軟體設計師。學院已經成為網路上最多人使用的教育平台。《富比士》提到學院時說:「這是那種『怎麼沒有人早一點想到』的靈感。現在學院迅速成長,即將成為地球上最具影響力的教學機構。」比爾.蓋茲也曾公開提到,他利用我們的網站在家教孩子算數學,這對我們而言真是最高的讚美。

這本書部分在敘述可汗學院如何一炮而紅,驚人地快速成長,但更重要的是這番成長將如何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短短幾年前,知道可汗學院的只有幾個中學生,他們全都是我的親友。我們的網站是出於什麼原因,又透過什麼方法,才將名聲傳布到全世界,觸及各個年齡層,還有各種經濟環境中渴望學習的人?學生為什麼會向自己的朋友提起,訊息最後又如何傳入老師耳中?老師又為何要把這件事告訴學科主任?家長為何不但用我們的網站幫助孩子學習,自己也溫習故知,重新發現學習的樂趣?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