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攝影師之魂 穿越表象探究本質

立報/本報訊 2013.07.21 00:00

攝影師之魂

作者:麥可.弗里曼 Michael Freeman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ISBN:9789866179563

【本報訊】你越懂得拍攝照片,就越容易理解其他攝影者的意圖及手法。反之,你越懂得閱讀他人的照片,就越能在攝影領域上更上一層樓。在人人都能拿起相機創作的時代裡,這是一種很特別的共鳴,因為許多人都把攝影當成表達的工具;在這個時代,就是一個眾聲喧譁的攝影場域。

本書分析上百幅經典、當代攝影鉅作,解讀攝影家的創作意圖如何影響一切,從題材的選擇、拍攝的手法,到最後的沖印處理。讓我們可以不仰賴評論家的提示閱讀照片。

攝影類型的疆界正在崩解,跨界現象讓照片的內涵變得更加曖昧,而當代攝影刻意掩蓋技巧的視覺表現,則讓觀者如墮五里迷霧。過去以技巧立論的影像解讀方式有時會失靈。本書的目的,正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架構,不論攝影以何種形式出現,我們都有能力去解讀、欣賞,並發表意見。

內文試讀

無論攝影者如何努力保持純粹的旁觀者身分,所有拍攝一定涉及某種形式的選擇。即便是最單純的取景,也會在景框中納入或排除某些景物。這並不令人驚訝,但除此以外還有另一種類型的干預:攝影師直接影響拍攝場景及情境。也許你覺得要求被攝者站在某處、看著鏡頭、看向別處並沒有什麼不對,但如果觀眾認為這幅照片來自生活中某個真實瞬間,情況就變得複雜了,而這正是傑夫.沃爾在許多劇畫攝影作品中大玩特玩的哲學遊戲(見本書120頁〈概念〉一節)。

儘管我們無法估算干預有多常發生,但也許已超出大多數人的想像。我們唯一能夠看到的,是知名攝影作品背後的干預行為曝光後的公眾反應。其中某些已有前文所說的欺騙之嫌(見本書118頁〈欺騙〉一節),但大多數只不過是為了拍到照片,而且手法相當老練,觀者絲毫不會起疑。本書86、87頁布瑞克拍攝的圖片報導《雨季》中的一幅重要作品就是典型的例子,照片中的少女仰頭迎向雨水,畫面傷感。

這其實是張精心設計的照片,而大多數攝影師並不會覺得意外。照片中的女孩珊是孟加拉電影導演之女,後來成為女演員。珊後來在一次訪談中談到當時的情況:「他讓我站在露台上,像鄉村少女那樣穿上紅色紗麗,還要我在鼻子上點一個綠色鼻釘。我出於好心,跟他說紅色鼻釘會更搭,但他說:『不,我就想要綠色的。』語氣十分堅定,甚至有些粗暴。因為我的鼻子沒有打洞,所以鼻釘是直接用膠黏在我的鼻子上。有人搬來一個大水缸,然後他們朝著我潑水。其實過程並不複雜,大概只花了半小時。」

儘管珊對這張照片並不滿意,「我看上去足有廿八歲,而不是十四歲。而且我當時正在青春期,完全不喜歡自己。」不過這輪不到十四歲的她操心。「我覺得自己彷彿只是模特兒、道具。別人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儘管如此,她還是從專業角度推崇這張照片。「這張照片的神奇之處在於傳達的訊息遠多於畫面的內容,這很像薩亞吉.雷的風格。雷是特寫鏡頭的大師,能夠在一個特寫鏡頭裡表現出非常豐富的情感訊息和視覺資訊。」

《生活》備受推崇的名攝影家艾佛德.艾森史塔德這樣寫道:「操控主體沒有問題,理解這一點很重要。如果圖片報導只是按照事情發展拍攝,那麼大部分照片都會被編輯扔到廢紙簍裡。在拍攝編輯攝影時,你必須付出許多心血。你需要重現事件、安排現場,讓這一切為報導效力,不摻雜謊言地傳遞真實。」黃金年代的《生活》為了讓攝影師完成拍攝,無所不用其極。

還有另外一種干預是用在拍好的照片上,而非拍攝時。當攝影數位化之後,這類干預就換了個名字,變成「影像處理」,而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也是一個完全獨立的議題。雖然主要工作流程是在電腦上完成,但大多數數位影像處理可以視作攝影師對拍攝現場控制的延伸。就和實際的干預一樣,儘管在某些情況下很正當,但對大多數人而言仍有點不道德。後製時的干預(或說影像處理)代表什麼,這取決於你站在什麼角度看待這個問題,是攝影師?還是觀眾?對於實際動手的攝影師來說,調整、更改和移除畫面元素等,都和拍攝現場的各種行為一樣,屬於創作的一環。

但對於大多數無緣了解所有拍攝細節的觀眾來說,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他們能夠看出其中任一種。從這個觀點看來,原始的影像內容在拍攝的一瞬間就已經被鎖在底片上(或者說今日的raw檔),之後的任何修改,都像是在創造另一幅影像或另一個版本。這也是現在的主流觀點。當然了,攝影師是否在拍攝中或拍攝後干預影像,使用何種手段、改動有多大,觀眾常常一無所知。當他們真的發現了(這在今日並不罕見,從業餘人士到博士候選人,每個人都開始投身調查知名照片),對於數位影像處理常會有不同的反應。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