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重現王大閎自宅 建築界奔走

中時電子報/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3.07.18 00:00
建築師王大閎是國父紀念館、外交部等建物的設計者,以融合東西方建築美學內涵著稱。近來建築界人士奔走,欲重現王大閎來台第一件作品、已被拆除的「建國南路自宅」,另還向北市府提報王大閎廿五處重要建築為歷史建物。 王大閎是台灣近代建築界的代表人物,也是第一個接受西方完整建築教育的華人建築師,影響台灣建築發展深遠。雖然然受西方現代建築啟蒙,但王大閎亦思考如何將中國傳統建築的形式與空間美學與之接軌。 留住經典 台博館啟動保存 一九六○年代、七○年代是王大閎的創作高峰期,多為官方的公共建築和私人委託住宅案,如台大學生活動中心、陽明山林語堂宅,商業案並不多。 為能留下王大閎等前輩建築師的設計圖和相關資料,二○○七年起,國立台灣博物館啟動「二次戰後台灣經典建築設計圖說徵集研究計畫」,目前累積九萬筆以上的設計圖、照片和相關資料,其中王大閎的建築圖說有廿二案、共計八○八件,包括國父紀念館、登月紀念碑計畫案、外交部等。 96歲高齡 坐輪椅會龍應台 昨日,文化部長龍應台視察台博館建築圖說徵集成果,高齡九十六歲的王大閎也在兒子、建築師王守正陪同下,坐輪椅出席。王大閎已不太能言語,龍應台緊握他的手,在他耳邊說話,龍應台說,當她提到國父紀念館、虹廬時,「王大閎似乎特別有反應。」 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徐明松指出,王大閎是「中國建築現代化」先驅,一九五三年「建國南路自宅」是代表作卻已不復在,近來向北市府爭取在北美館旁的美術公園重建這棟建物,為此募款八百五十萬元。 25棟建物 提報列歷史建物 此外,建築界也向北市府提報王大閎廿五棟建物,希望列入「指定」或「列管」歷史建物,徐明松認為位在都更區附近的「虹廬」最為急迫。虹廬是王大閎設計第二棟自宅,已易手他人,現為餐館「四知堂」所在。 台北市文化局二科科長林長杰表示,重建建國南路自宅一案,與民間團體「還有技術性問題待解決」。歷史建物審議方面,預定於八月召開委員會,之後才會進行場勘。至於虹廬是否面臨都更危機他不清楚,「如果有此急迫性,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