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焦點評論/協商設處 應堅持領事權

自由時報/ 2013.06.22 00:00
記者羅添斌/特稿

兩岸政府推動互設辦事機構,引發極大爭議,不僅是在野政黨反對,連執政黨自家立委都喊出:若是沒有拿到探視權、領事權等實質功能,不會支持相關法案草案通過。

但在中國上海,海基會與中國海協會仍達成共識,要將互設辦事機構列為第十次兩會高層會談的議題之一。

種種跡象都顯示,兩岸互動即將由過去較為單純的經貿議題,進入實質複雜而且高階的政治議題,這也將是兩岸政權隔海對峙六十四年來,直接在主權議題上碰撞交手。

早在二○○八年馬政府上任初期,兩岸兩會恢復制度性協商所召開的第一次高層會談(江陳會談)時,雙方就曾碰觸過相互設處議題,當時是由前海協會長陳雲林主動拋出風向球,對於將核發台胞證的香港中國旅行社,直接在台灣設立的可能性,探詢我方意見;海基會秘書長高孔廉當時見招拆招,反問陳雲林是否願意談談兩會直接互設辦事處。

由於陳雲林當時並未獲得中共中央授權談互設辦事處的議題,此後幾年就沒有再行提出,但在二○一二年的三月間,陳雲林主動發表「希望第九次江陳會談時,展開海基會與海協會互設辦事處的協商」,頗有要求台灣表態,接不接受兩岸關係要「由經轉政、由淺到深、由低到高」。

從馬政府的態度可以發現,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頗有希望達成目標的時間表壓力。

政治性議題的協商,難度更高,除非是兩岸高層已經透過管道達成默契,為相互設處下指導棋,解決了關關卡卡的技術問題,否則,這些馬政府的官員們怎麼會如此故弄玄虛?

兩岸不是不能相互設處,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他國在台設處自然就是立基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上,相互設處擁有領事權及探視權,是天經地義之事,但馬政府始終堅持兩岸非國與國關係,才會讓設處問題搞得如此天怒人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