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台應參與解決南海問題

中央社/
11 年前
(中央社記者林憬屏曼谷20日專電)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高少凡今天在曼谷1場國際研討會上提醒與會者,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應注意到中華民國是南海主權聲索國之一,應找出機制讓中華民國參與解決問題。

高少凡表示,東協在南海主權議題上有5個聲索國,且向來對外表示南海要和平發展,卻因「一個中國」政策,始終忽略第6個聲索國-中華民國。

他會後告訴中央社,台菲爭議讓東協國家注意到中華民國在南海議題上的重要性,若東協國家能主動提出其他機制,讓包括中華民國在內的所有聲索國都能參與南海議題的討論,相信中華民國能有所貢獻。

泰國前外交部長卡席特(Kasit Piromya)開幕演講時提到,共同發展南海很難有快速的解決方式,東協應在救災、漁業資源討論上,讓爭議各方包括中華民國等參與討論。

印度亞洲策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Asian Strategic Studies-India)在曼谷主辦「東協團結及南海與亞太海事挑戰」研討會(ASEAN unity and maritime Challenges in South China and Asia Pacific),邀請東協各國學者與會。

會中提及東協內部在南海議題立場歧異,聲索國與非聲索國對推動「南海行為準則」(COC)的簽署有不同意見,但中國大陸向來否認自己是造成東協分歧的因素。

不過,高少凡指出,中國大陸不希望東協在南海議題上一致對抗自己,實際上,東協也不希望中華民國在南海議題上與中國大陸共同對抗它。

台灣漁民遭菲律賓海巡人員槍殺造成台菲衝突,高少凡指出,東協國家看到中華民國在南海議題上的重要性,過去卻一直忽略它也是聲索國之一。

但是高少凡認為,由於一中政策的限制,東協也難找出機制讓中華民國參與南海議題的討論,中華民國只能盡量利用多邊機制,在經濟等方面與周邊國家保持往來,以便有進一步的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