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立報犇報聯播:爭議民間東亞--側記最近兩場保釣座談(2)

立報/立報犇報聯播 2013.01.21 00:00
文/趙剛記錄者按:李大勳的回應很重要,因為,首先,這是一個政治正確的方法或程序性立場,本身在要求歷史的介入時,否定了歷史。歷史不是抽空的,是內在於這個區域的,歷史也不是完全或必然相對主義的。回到歷史,也必然是要面對難堪、醜陋、謊言與暴力,而且從而應有辨認「加害者」與「被害者」的責任設想。雖然這個辨認不應當簡單化、教條化,乃至政權化,但也無法、也不應該以「複數的聲音」為方法、為名稀釋之。如果日本學者在自我批判後,也一定要期待區域中的歷史受害者也要同樣的自我批判作為一種「平衡」,那就未免不夠真誠。加害者與被害者的區分,對中國民眾與中國知識分子必須是一個不能犬儒化或虛無化的問題,而歸根結底,這並不是由於道德,而是由於歷史。王智明在這一場以及第二天的保釣會的發言也間接地回應了這個問題。但對他而言,恰恰好這樣的一種區分是應該要被遺忘的。或者,高興與否,年輕人已經遺忘了。王智明在這一場發言時,舉了一個大陸保釣標語作例子──「釣魚台是我們的,蒼井空是大家的」來表明一種新的全球化時代的青年主體狀態。但是,問題是這種遺忘本身難道不正應該就是吾人反思的對象嗎?是在一種什麼樣的體制(例如冷戰與分斷)的記憶工程下,我們記得了這個,忘記了那個。而那個遺忘的緣起、過程與代價是何?難道不是知識分子的責任嗎?王智明在第二天的會,說老保釣之所以沒有人氣,是因為青年人的活動(例如樂生、三鶯與文林苑)他們都沒參加……。王智明的立場似乎變成了一個沒有立場的立場,或,「方法的立場」而已。他說島嶼爭議責任是所有人的,中日台韓的民間聲音要出來,要對話、合作、連帶、交流,要聽到彼此的聲音。讓釣魚台可以真的成為一個讓大家去釣魚的地方……。這聽起來都好,但是否正是因為失去了歷史的重量使然?因此,把東亞視為一個多元的公共領域,事實上是一個去歷史的外在立場,甚至幾乎可說是一個「美國立場」。美國的官方,不就一直在「多元論」地、「審議民主」地、「溝通倫理」地鼓吹相關政府的理性對話嗎?而我相信,美國也會歡迎這樣的一種「民間立場」的。何不呢?何傷呢?又,關於釣魚台,美國有民間立場嗎?帝國只有在其內部看到某種民間的影子,在它的「海外」,帝國就是帝國。而「人民」都變成了Ospreys了。老實說,唯有面對自己的歷史真實,承擔起它的不那麼青春的重量,才有在這個區域和他人有真正的對話。區域的對話是有可能的。但第二天保釣會上的錢永祥,為了知識開展的善意,故意挑釁性地指出「東亞」是兩岸的逃避,「民間」對話是國家暴力的不顧──「這多正確啊!」他說。東亞民間是有可能虛空化、政治正確化,甚或意識型態化。這是有心人要努力避免的,而錢永祥的有心提醒是好的。但錢永祥對保釣的「兩岸」與「國家」,又是如何論述的呢?他是如此要大家(尤其是「老保釣」)想的:大家還沒有仔細思考一個重要問題──「兩岸聯手保釣」,而如果這個問題成立,那麼,台灣在這個聯手中的位置要如何想像呢?的確,錢永祥進入了一個巨大的克服分斷的問題,但他卻旋即從他的自由主義邊門中拐出去了。基本上,他是如此論列的:現今,保釣是以中國為場域,以中國人為主角,但主題呢?還能訴求反帝嗎?還能訴求愛國嗎?錢永祥對反帝是否還成立有些支吾其詞,但他很強烈地質疑當今的中國人民是無法成為任何社會運動(包括保釣)的主人公的──因為,有那樣的國家,人民什麼也擔不起。你沒有主人意識,如何愛國?沒有民主,愛國何出?因此,錢永祥原本可以複雜的保釣思維又簡單地回到了自由主義對專制國家的批判套路。且不說愛國與民主的關係是否如錢永祥所論,但這樣的一種論法,是否也一樣是「這多正確啊」呢?這樣,又如何回到歷史呢?如果病是那麼的確定,又哪需要知道病是如何著上的呢?甚至,錢永祥的答案竟也回過頭來否定了他的問題。因為,如果中國大陸其實並沒有「民間」,那台灣民間的這隻手要伸向何處呢?要如何「聯手」呢?我其實是無法判斷錢永祥是在展演一種真實的矛盾呢,還是在吃「老保釣」的豆腐?我猜應是前者。但我在這裡似乎也看到一種自由主義的歷史封閉性及分析絕對性,以及因此而來的「理論絕望性」。如何讓自由主義重新開放化、歷史化,其實是大家都樂意看到的。這對台灣自身是最好的,因為一種封閉的、近乎神學的自由主義姿態很容易高高地施用於他者(中國大陸),而使自身免除於自我批判,也使自身不在此山中。在第二天的座談裡,李大勳很客氣的問在座者:我們韓國是美國的軍事共構的一部份,你們台灣是不是?我不知道。但應該有可能也是吧。人家話說的含蓄,沒失分寸。我們台灣對大陸的立場,有時是很不含蓄的,也缺乏自省的。太把自己不當外人了!或太不把自己當成外人了!這兩種姿態奇怪地雜揉在一起。========================你喜歡這期犇報的內容嗎?犇報是一份以提供兩岸就學、就業、民間交流,以及關注兩岸最新發展動向為主要內容的專業報,目前全省發行量達2萬2千份,期待你將這份用心與好讀的報紙推薦給你的朋友們,也歡迎富有兩岸交流經驗的朋友投稿。兩岸犇報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兩岸犇報部落格:chaiwanbenpost.blogspot.com/FACEBOOK犇報粉絲團:facebook.com/chaiwanben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