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艦載機著艦的消息之所以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是因為沒有艦載機,一艘航母就難以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軍事專家認為:只有當‘遼寧艦’成功完成了艦載戰鬥機的起降試飛,它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航母,否則只能算是一個海上移動平臺。航空專家、殲-10首席試飛員徐勇淩表示觸艦起飛的重要意義,除了掛攔阻繩和減速過程外,觸艦起飛這個過程與正式著艦完全相同。徐勇淩分析,對於高度複雜的航母艦載機系統而言,首次著艦的難點主要是兩個,一是艦載機與航母相關系統人員的配合,二是艦載機飛行員首次著艦巨大的技術和心理壓力。由於著艦攔阻與觸艦複飛的技術含量和任務模式差異性太大,因此即使經過觸艦複飛的反復訓練,對於艦載機飛行員而言首次著艦依然是充滿挑戰的。在整個著艦的複雜過程中要讓飛行員完全發揮技術水準是不現實的,但在這種高度緊張的複雜任務階段,要求飛行員不能犯太大的錯誤,尤其是不能連續犯錯誤,而關鍵的著艦攔阻過程則不允許犯任何錯誤,這對飛行員而言是一種幾乎難以完成的任務,而對首飛飛行員來說,他必須在保證絕對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高質量地完成任務,這需要飛行員有強大的心理和絕對高超的技能,艦載機著艦完全依靠飛行員手動操作,況且整個過程都處於“亞安全狀態”,其難度遠遠大於太空人的太空任務。相應的,艦載機首次成功著陸航母的成就和意義,也可與航太行動的突破媲美。
著艦成功的首位飛行員是戴明盟來自東海艦隊“海空雄鷹團”,曾任一大隊大隊長,該團是海軍航空兵唯一一支列裝蘇30的部隊,該機型與殲15同出一門,同為雙發動機雙垂直尾翼的重型戰機。有專家分析認為,從海軍航空兵飛行員中選拔,是組建航母艦載機部隊捷徑。戴明盟是一個不苟言笑的人,而航母艦載機最關鍵的著艦攔阻過程則不允許犯任何錯誤,需要飛行員有強大的心理和絕對高超的技能。戴明盟曾當選中共十七大代表,還曾到俄羅斯進行艦載機的培訓。多次圓滿完成海上遠程奔襲、單機地靶實彈、火炮空靶等實戰訓練和戰鬥值班的重大演習任務,並多次經受了空中特情的考驗,曾遭遇罕見的發動機故障,在夜間將僅剩一臺發動機工作的戰機安全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