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公有市場落沒 等待改變契機

自由時報/ 2012.11.16 00:00
〔自由時報記者李立法/屏東報導〕屏東市大型公有市場除中華路與中正路之間的北區市場營運現況較佳外,其餘的東區、西區及中央市場漸走向沒落,當年為照顧弱勢設置市場的原意,面臨考驗,漫無止盡的維護管理支出,反倒變成地方財政負擔,存廢問題反應呈兩極。

去年斥資上千萬元整修的西市場,門面煥然一新,仍無法刺激消費帶動人潮,市場內百餘攤位,關門歇業的比營業還多,相同情況也出現在其他公有市場,經濟部為活化傳統市集,近年來陸續在北區、西區、東區及中央市場投入將近八千萬元進行整建,除了北區市場營運狀況較佳外,其餘市場並未發揮預期效果。

屏東市公所主秘莊庭彰表示,早期設置公有市場方便民眾採買,也助弱勢族群,讓上了年紀或難以靠勞力謀生的人,批貨販售維持基本生計,所以租金都非常低廉,直到現在,平均每個零售攤位的月租金才五、六百元,全年公有市場租金進帳不過百餘萬元,剛好用來支付二名市場管理員的薪水。

由於這些公有市場都位在精華路段,經濟功能卻隨著社會環境的轉變而大幅衰退,公部門還得花費大筆資金維護管理,對普遍欠佳的地方財政現況無疑是雪上加霜,建議廢除功能不彰市集活化公有地的聲浪日益高漲。

莊庭彰表示,公有零售市場效能不佳的情況普遍存在於各鄉鎮,因租金便宜,就算沒有營業,大部分的租約關係依舊存在,攤販一方面保留權利,一方面也在等待市場復甦的契機,市公所也不敢忽略保存市集的聲音,維持現況等待時機整頓,幾乎是各鄉鎮處理市集攤販的一致態度。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