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教育園丁》楊哲一牽小手 攝獵家鄉之美

自由時報/ 2012.11.11 00:00
記者林曉雲/專題報導

對東莒的孩子來說,世界的中心不是台灣,是南竿。但他們對自己家鄉很陌生,又因四面環海,而與世界隔絕。」卅一歲地景攝影家楊哲一相信「攝影」可以改變離島偏鄉孩子的「視界」!

力推「寄給世界明信片」計畫

因此,他全力推動「小小攝影家寄給世界明信片」計畫,「透過相機,可以讓孩子重新發現家鄉土地之美,再用寄出攝影明信片的創作品和舉辦展覽,讓孩子與世界相連繫。」

楊哲一從二○○九年開始籌備小小攝影家計畫,去年底上路,迄今已到過澎湖花嶼、中國廣西、馬祖東莒、蘭嶼,下一站是宜蘭南澳,明年計畫開拔到屏東、雲林和花東,還想赴泰緬和吉力巴斯。

不只教拍照 更讓孩子與世界相繫

「人力不足,經費又有限,我選的都是最需要、文化刺激最少的國小,我們不只是發相機給孩子,或教孩子拍照而已,只因為攝影有種魔力,可以喚起一股正向力量,可以讓我們看到過去,連結未來,這世代好像看不到未來,也感受不到過去,攝影可以彌補這一點。」

「國內攝影家常感嘆,我國沒有攝影教育,自己跳下來做才發現真的很難,難在找人和找錢,更要準備教案吸引孩子,在營隊結束後,還要與學校合作輔導成立攝影社團。」

楊哲一的夢想屬於非體制內的教育計畫,會如此堅持,關鍵在於他的人生也是因「攝影」而改變,他透過鏡頭重新看待家鄉宜蘭,更感受到自己對這片土地的責任,於是他想把「從攝影得到的」都教給孩子。

發揮創意 有人拍碉堡有人拍砲口

記者隨著他來到馬祖東莒這一站,東莒國小只有六個學生,二年級和三年級沒有學生,一年級只有「小芳」一人,自從楊哲一來了之後,「小芳」每天跟著學長去拍碉堡、聚落,她開心極了,小小的手緊握相機,很有架式。

六年級的「老瑜」則拿著相機塞進大砲口,問她想拍什麼?她說:「小時候一直很好奇大砲內長什麼樣子?原來是一片漆黑,還生鏽了。」另一頭,「小芳」興奮地拉著志工老師的小手說:「我可以帶你去看一個神秘的地方嗎?」進入廢棄的碉堡內,一面大牆上畫著國民黨黨徽,這就是東莒的歷史之一。

詩人楊書軒也是計畫執行夥伴,除了教孩子拍照,也帶著孩子創作明信片,用圖像、詩等妝點作品,讓孩子寄出自己的作品感謝相機捐贈者。

花嶼國小一個小男生拍下自己家新油漆的牆壁,他說,很像自己家前面的大海。單純又美好的作品打動人心,已被收藏。

小小攝影家寄給世界明信片計畫,在資源缺乏的角落,正悄悄掀起寧靜的教育改革,透過作品,也讓世界看到了這群被忽略的孩子。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