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看守台灣:台灣水產養殖產業的沉痾

立報/本報訊 2012.10.28 00:00
■郭金泉台灣水產養殖有3百多年歷史。原生種虱目魚是台灣南部的家魚,也是台灣水產養殖之濫觴。早期中國四大家魚隨漢族先民引進來台;吳郭魚則是在1946年自南洋引進,也是台灣那個糧食匱乏年代,提供廉價蛋白質主要的淡水養殖魚類。1960年代後期,台灣改以外銷與經濟掛帥,養殖魚種由草食性的淡水魚種,逐漸拓展到食物鏈上方的肉食性魚種,養殖方式由粗放式的食物生產導向,轉向超集約化單養的生意導向。

突破種魚在人為圈養環境自然產卵的瓶頸,分工量產餌料生物,分期大量生產種苗,形成產業鏈,是台灣水產養殖的特色之一。但是盲目一窩蜂搶進、導致生產過剩,產銷失衡,價格崩盤;另外養殖環境污染惡化,又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國土鹽化,面臨自然生態的反撲;此外長期濫用化學藥物 (荷爾蒙、抗生素)、終至疫病爆發無法解決問題,進而頻繁改變養殖明星物種,甚至引進外來種企圖逃避問題,如此的惡性循環一再重演,卻也是台灣水產養殖的沉痾。

因為引進外來種,台灣付出許多痛苦的社會成本與不可逆之環境代價。例如美國螯蝦,當初引進當觀賞用,熱潮一過旋被棄養。但美國螯蝦適應力強、繁殖快、具攻擊性,不但滅絕原生物種,且嚴重破壞台灣淡水棲地生態平衡。又如吳郭魚為目前台灣水產養殖產量之冠,是台灣經濟功臣;但牠攻陷台灣所有主要河川,是原生魚種的剋星與生態殺手。農委會林務局2012年出版的《台灣淡水魚紅皮書》宣稱:「日月潭90%的原生物種已經被強勢的外來物種淘汰掉。」

最離譜的是台灣農政主管機關與地方父母官,居然在沒有審慎評估提出周延計畫之下,即率先引進外來種,事後也不見被糾正處罰與彈劾。中研院研究指出,水試所90年代由美國德州引進的海水紅鼓魚已衍生台灣本土生態危機,是口誅筆伐的入侵種。農委會下屬兩個單位林務局(禁止外來種)與漁業署水試所(引進外來種),各吹各的調,最精神錯亂,教人無所適從。

由於台灣的颱風、豪雨、洪水頻繁,況且又有極端氣候的推波助瀾;加上逃逸、棄養、放生及保育單位的無作為,有意無意間,今天以增加人民收益為名,刻意引進的水產養殖外來種——大閘蟹,對脆弱的台灣島嶼生態多樣性之衝擊與戕害,由過去福壽螺、吳郭魚、琵琶鼠、大肚魚等水生與陸生入侵種的經驗和教訓,將指日可待。屆時對台灣的物種、生態系服務、糧食供給、國民的健康與經濟的負面效應與不良後果,恐將不可收拾,豈是短期經濟效益可彌補。(台灣國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