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倫轉新北市-打造影視產業 提供放映平台

中時電子報/朱立倫 2012.10.16 00:00
前天和家人去看《逆光飛翔》,是一部很棒、很感人的電影。散場時,我發現大部分的觀眾都是紅著眼睛走出戲院。好的故事總是能感動人心。

台灣新一代的導演很聰明的選擇往「說故事」的方向走,從票房數字看來,的確也不失為一帖產業良藥。從《海角七號》、《雞排英雄》到《陣頭》,去年的《翻滾吧!阿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加上今年的「男朋友、女朋友》、《逆光飛翔」,這類小品型的國片票房紛紛告捷,好像也頗有宣告國片景氣回春的態勢。

其實,這種小品化的趨勢,背後有其「不得不」的產業因素。大家避開好萊塢式的大成本的製作規格,也無力投入新技術與設備「玩」後製,就是因為台灣的導演仍需四處奔波提案,籌措資金,也多只能在「數千萬規模」的預算範圍內完成一部影片,可見,民間企業仍怯於投入鉅資挹注電影工業。這時候,公部門的資源和力量能做些甚麼呢?

中央政府當然要有影視產業的總體政策規畫,我也思考地方政府能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電影工業是一個產業鏈的連結過程,政府能做的除了提供資金、行政協助外,我更希望,能透過像紀錄片這樣特定類型的影像紀錄工作,讓小成本、非商業性質的好作品,能被更多人看見。過去這一年,新北市將「府中15」打造成紀錄片的放映基地,這些作品不見得有機會在一流院線戲院上映,但是我們希望提供一個平台,只要你願意走進來,就能聽見這些導演說好聽的故事。

結合新北市的軟硬體條件,我相信,我們有很多很棒的故事,政府該做的,就是讓這些故事被聽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