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國際化「億來億去」 小型工程能拖就拖

自由時報/ 2012.09.16 00:00
〔自由時報記者張軒哲、歐素美、張菁雅/台中報導〕胡志強一心要把台中推向國際,動輒開出經費數十億元的建設支票,但縣市合併後各區里長異口同聲抱怨小型工程延宕,不少去年度申請修補的路面或水溝工程完成會勘後,卻無下文。市議員高基讚指出,去年度向市府申請完成會勘小型工程改善,至少有五起仍未改善,公所指稱無經費,合併之後效率實在有夠差。

申請沒下文 地方自己補破路

前年縣市合併之後,海線地區常有里長抱怨區里小型工程很難申請,大甲區文武里里長葉淑惠甚至找親朋填補路面小破洞,因為若是透過公所申請小型工程,恐怕有得等。后里區公館里里長馮詠淮也說,飽受區里小型工程難以爭取之苦。

后里區部分里長或居民,向市議員高基讚服務處反映小型工程問題,也透過公所安排市府相關單位會勘,卻遲未見動工。高基讚指出,去年約有南村路危險護欄後移、福德路巷道不平、三月路、雲頭路、安眉路路面損壞等工程完成會勘,卻都沒下文,居民怨聲四起,有時遇到案件申請人,都覺得於心有愧。

高基讚表示,胡志強強調無縫接軌,但合併後,里長卻為小型工程傷透腦筋,公所一律回答礙於經費,要再等明年,不知要等到何時。

爭鋪人行道 等一年半沒著落

梧棲區頂寮里長鐘金水表示,梧棲區公所農建課員工多達九人,但市府每年補助的小型工程款僅六百餘萬,做兩件較大型的工程就沒錢了,那員工是不是都要閒著沒事幹?鐘金水表示,像他爭取鋪設八德路及四維路的人行道,經費明明只需二、三十萬元,但爭取一年半,至今沒有下落。

后里區公所公用建設課指出,市府一年才提撥給公所六百萬小型工程款費用,經費實在困窘,只能再等明年度才有經費施作;梧棲區公所農建課長蔡亭孟表示,專案補助的案件確實不多,但市府補助是不同單位、補助的項目也不同,緊急的都會優先補助,全部補助應不只六百萬,而且員工也有很多事要做,並非只有小型工程。

小型工程延宕,原台中市議員、里長也有話說,紛紛抱怨以前大多數工程在會勘後就能施工,縣市合併後,因公務員調動頻繁、預算不夠,行政效率變差,工程無法推動,讓市民認為合併沒有讓台中市變得更好。

原中市不平 會勘三成打回票

北區錦平里里長游金隆表示,以前小型工程會勘後,市府幾乎都會做,現在會勘完畢要評估,大約只有七成通過;不做的理由通常是沒錢、情況不嚴重可以再延,或者路面破損應該重新刨除、封層,市府卻認為「補一補就可以」。即使市府同意施工,動工時間經常一延再延。

市議員王岳彬也表示,縣市合併後,因為幅員廣大,加上公務員調動頻繁,尤其是中階主管,行政效率明顯變差,路樹修剪、安全島清潔維護等品質都下降。原台中市以前在颱風過境後,半天就能恢復市容,現在颱風過後一、兩天還能在馬路上看到斷枝。

王岳彬同時指出,北屯區東山路二段因道路設計不良,經常發生車禍,去年四月完成會勘,改善工程到現在還沒做,他問市府原因,卻得到「承辦人員換人」的回答,承辦人員換人,工程就延宕,這是什麼政府!

市議員張廖萬堅表示,縣市合併後,因為小型工程經費不夠,建設局把預算抓得很緊,施工的標準訂得更嚴格。合併前,碰到道路不平,路面需要重新封層的情況時,六十分以上的案件就會施作,會勘十件,大概八、九件可做;現在標準提高到七、八十分,會勘十件,能做的只有五、六件。

碰壁啥理由「原中縣路更差」

張廖萬堅說,承辦人員也常以「原台中縣的路更差」為由回絕,以致原台中市的市民認為縣市合併沒有比較好,市區的議員只好不斷爭取、不斷會勘,甚至要透過媒體反映,才能爭取到工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