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灣鼓的消失與重生 一度面臨絕響 王錫坤「重整旗鼓」

中時電子報/楊舒媚/調查採訪 2012.09.09 00:00
大年初一,台北香火鼎盛的行天宮行搶頭香儀式,低沉接續的鼓聲,顯現倒數計時時刻的緊張。不只行天宮,台灣大廟名剎,包括佛光山、法鼓山、保安宮、孔廟等,常用鼓聲顯莊嚴;優人神鼓、朱宗慶打擊樂團則以鼓藝震撼人心;「陣頭」更是近期以鼓擊出市場的國片。令人好奇地,這些不主動搶鏡,卻穩控一切氛圍的鼓,打哪兒而來?

其實,這些動心明性的鼓聲,多出自新莊「响仁和」之鼓。响仁和是一九一七年由王阿塗取佛經中「佛响仁和,棄散惡塵」,同時也因相信算命先生說,「响仁和,是佛所囑。」開創的鐘鼓廠。

新莊百年名店 响仁和名聲響

這家近百年名店當前由王阿塗之子王錫坤(見右圖,黃世麒攝)承繼。新莊車水馬龍中正路旁,响仁和店門口立有即將送往佛光山大陸道場、僅鼓面就超過兩公尺的大鼓,背對著黑板上用粉筆寫滿的世界各地訂單,王錫坤一會兒手持特製大圓規測鼓面尺度,一下子跳上鼓體踏鼓定音。他說,「我根本不怕人家偷看,因為其中門道,光瞄也學不到。」

王錫坤說,中國大陸曾有工廠為求量產,把他做的一整個大鼓拆開,但依樣畫葫蘆也還做不出相同品質。王錫坤一邊讓學徒拉繩繃鼓,然後親自落槌定廓,外人看來已然平整的鼓面,他敲兩下便聽出哪個角度可能因剛剛的調整「走精」,於是回頭升降一下千斤頂、又拉拉粗麻捆繩,這樣來來回回、扯扯敲敲,直到老師傅發出「這才是醒獅鼓的聲音」肯定為止。

如此製鼓技術全靠王師傅經驗,多少氣候溫、溼度,得在○.二五至○.四五公分之間選用多厚的鼓皮,存乎老師傅一心。行天宮搶頭香時電視上傳出的鼓聲,王錫坤說,「光聽就知道那是我家的鼓。」能夠「聽音辨鼓」,因只有响仁和有技術和涵養能做出那樣的鼓,一種讓優人神鼓、朱宗慶打擊樂團、美國、印度、馬來西亞、歐洲等地客戶指名使用,甚至連推廣太鼓聞名的日本,還想請他赴日開店壓鎮之鼓。

王錫坤做的台灣鼓打出世界名聲,但同樣是鼓,台灣鼓有什麼特別?王錫坤解釋,台灣做的主要是衍自中國大陸體系的傳統鼓,類似的有韓國「朝鮮鼓」和日本「太鼓」,「朝鮮鼓花色鮮豔,太鼓則有像漩渦一樣的巴字紋,二者聲音噗噗趴趴(台語:短、脆)。」至於台灣鼓,則「鼓面比較白,響聲穩、厚、沉、靜,迴音深長。」

台灣鼓打出一片天,但响仁和一度面臨「絕響」。

台灣鼓聲穩厚沉靜 迴音深長

王阿塗在日治時代,從一邊做嗩吶、一邊做鼓開始的「鼓吹廠」,响仁和「鼓聲乍響」。响仁和鼓作半世紀後,王阿塗卻於一九七三年驟逝。

麻煩的是,王阿塗原一心盼兒女讀書習字,不要承他衣缽,因此,事業體打算轉手王錫坤舅舅,但這麼一來,响仁和招牌到此為止。然後不知是命運的戲弄還是善意,有親戚冷嘲熱諷「你沒才調啦!(台語:你沒這能耐!)」激怒王錫坤,王錫坤說,「現在鼓是我的生命,但當時是為賭一口氣,而且還一度天真地想,等『證明比你好』後再收起來。」

「沒想到做了才知道真的很難。」王錫坤雖從小跟在父親身邊,但多半只幫忙釘釘子、拉拉繩,真正製鼓的「眉角」根本沒學到,由模糊的印象著手,就發生「以為煮鼓皮只要把水燒開就好,結果不是溫度太高皮把牛皮燙熟了,就是溫度太低毛去不掉。」等糗事。

硬著頭皮,王錫坤在生意流失中摸索絕技,如今,因為鼓夠好,「有時光我的鼓就可以撐全場,不需要靠其他音響表現。」

唐山師傅傳藝 製鼓青出於藍

只是,王錫坤的鼓能夠定住場面,非全僅獨木支天之功。他的父親王阿塗在有「戲窟」之稱的新莊,耳濡目染學了移民來台的彰州師傅蔡心匏製鼓之藝,王錫坤指,「從客人送修的老鼓可以看出,蔡心匏是一個認真的師傅,像箍撐鼓腹的骨架,有人做得『歪哥七扯(亂七八糟)』,但只要是蔡師傅做的,都非常密合、厚度也夠。」

唐山師傅蔡心匏將紮實的中國製鼓之術帶到台灣,新莊王阿塗邊看邊學,後來找出用千斤頂繃鼓的方法,改革出台灣之鼓。雖然王阿塗突逝,但王錫坤依兒時記憶和不斷實驗,雖吃足苦頭,仍摸出父親留下的線索,「重整旗鼓」。

上溯三百年前過海人拚搏的認真,覓接王阿塗「鼓吹」開路之逕,而今王錫坤致力將絕學傳給新一代。以自家的鼓為例,王錫坤提醒,「鼓夠實在,其實會重到根本不可能讓你能背上玉山作秀。且鼓好不好,一年能見真章,需要兩天繃的鼓,也絕不能一天完成。因此學鼓不要只是在意表面上看起來『炫不炫』」。老師傅輕輕點撥,已說出他讓台灣鼓縱深悠遠的祕技。(「消失與重生」專題去年三月至今所有內容,請見官網「台灣368」)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