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纖維肌痛症患者痠痛難耐,常要按摩、刮痧、痠痛拍打棒,甚至連蜂螫療法都敢試。(記者丁彥伶攝)
欣傳媒 | 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
什麼人容易犯纖維肌痛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俊宏今(23)日表示,纖維肌痛症和壓力很有關係,國外的研究是認為女性及中低階層的民眾最易發生,但是據勞委會進行過的研究發現,女性主管常有疲累症狀,而他的病人中,年紀最小的纖維肌痛症患者是小學生。
陳俊宏表示,纖維肌痛症的成因,其實目前醫界尚不清楚,一般認為可能和中樞神經的敏感化有關。當人體的神經系統失靈時,中樞神經會不正常的持續放大疼痛的感覺,因此纖維肌痛症的症狀表現非常多樣化,根據研究超過8成5的患者,會出現慢性疼痛、疲勞、失眠的症狀,且近3成的患者可能因為疾病而完全無法工作,也有2至7成的患者因為疾病使行動能力、整體情緒、照顧家庭的能力等方面均受到影響。
臺大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孫維仁表示,也由於纖維肌痛症的症狀非常多樣化,例如患者都會有失眠及生活品質不佳,因此患者除了要有持續3個月以上的全身性的肌肉疼痛,它的共病還包括憂鬱症、睡眠障礙、疲累感、大腸激躁症、膀胱過動症、顳顎關節障礙症、女性經痛、頭痛、焦慮、肢體末端麻木刺痛、記憶力或專注力減低等症狀,許多病人嘗試過各種療法,連令人聞之色變的蜂螫療法都敢試。
要診斷纖維肌痛症,陳俊宏表示,疲累感是非常重要的評估指導,孫維仁表示,通常患者的疼痛及疲累如果使用一般治療常規用藥,通常都會改善,但若沒法得到改善,就要朝其他的方向著手。
孫維仁表示,纖維肌痛症的痠痛及疼痛感,常讓人覺得「好像是骨頭裡面痠痛出來的」,有別於一般肌筋膜炎,常可以按到極痛的痛點,另外,陳俊宏說,淋巴癌的疲累症狀和纖維肌痛症的長期疲勞很像,但纖維肌痛症不會合併淋巴腫大,之前他曾碰過一位患者,一直以為自己是纖維肌痛症,結果他發現患者淋巴腫大,轉介血液科檢查,發現是淋巴癌。
陳俊宏說,壓力是纖維肌痛症很重要的誘因,除了成人的工作壓力,學生的功課壓力,甚至還有小朋友及青少年因為瘋玩Game而搞出纖維肌痛症,因此減輕壓力非常重要。他提醒,要遠離纖維肌痛症,最好每天至少要有15到20分鐘的運動,而且每天要睡足6小時以上,而且是「完全休息」的狀態,但每天睡9到10小時,睡很久都還覺得睡不夠,也表示睡眠無法得到完全休息,可能有其他潛在問題。
孫維仁建議,除了改善生活習慣,也可以進行太極拳運動。據去年刊登在「新英格蘭雜誌」中的研究顯示,連續進行太極拳運動12周,每周兩次,每次持續60分鐘,就可以使纖維肌痛症量表明顯降低18.3分,效果比一般復健運動好很多,此外也可以進行瑜珈、游泳等規律的心肺運動,只要能維持呼吸平衡,以及肌耐力,對於改善症狀都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