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珠寶風尚 難忘70

自由時報/ 2012.06.01 00:00
記者王瀅娟/台北報導

70年代是時尚活力豐富的年代,在服裝上,擔任了承先啟後的角色,60年代興起的的嬉皮、龐克搖滾,在70年代前期成為主流;70年代後期則是迪士可舞廳盛行而帶起的螢光色、萊卡彈性布料與喇叭褲,一直影響到80年代。生活富足的70年代洋溢兼容並蓄的氛圍,這種自由的風氣,也影響到珠寶的創作,留下許多至今看來依然相當前衛有趣的珠寶。

現在習以為常的「日常珠寶(Day Wear Jewelry)」,就是70年代的產物。

誇張前衛 存在感

白天佩戴珠寶的觀念在70年代開始普遍,而且流行佩戴具有宣示意味的珠寶,長鍊就是70年代非常具代表性的珠寶。黃K金材質為主,搭配雕成幾何形狀的非傳統貴重彩色寶石,如土耳其石、珊瑚、瑪瑙、蛋白石、水晶等,異國風情濃厚,鑽石反而是增添亮點的配角,設計上以誇張為主軸,比如長鍊、大型套鍊、寬版手鍊、大型胸針等,存在感十足,比起現代日常珠寶代表的精緻小巧風格,70年代反而顯得更加前衛。伊莉莎白泰勒無論是穿日常洋裝,或是出席晚宴,同一只Tiffany Fleur de Mer胸針都是她的良伴,就是70年代佩戴珠寶風尚的最佳示範。

生活靈感 新簡約

70年代自由風氣影響所及,對各式各樣靈感的珠寶接受度也相當高,比如說,Bvlgari 1972年為美國發表「獨立宣言」200週年而設計的星條旗系列。以美國國旗為靈感,運用紅、藍琺瑯,或天青石、珊瑚,搭配鑽石星星,突破了傳統珠寶花鳥蟲魚的主題,也是當代流行的普普與歐普藝術的縮影。

源自生活靈感的珠寶大為風行,70年代加入Tiffany的傳奇設計師Elsa Peretti,她所設計Open Heart項鍊、Diamonds by the Yard系列、Bone手環等,以及其他經典設計如Bean、Teardrop等,都是以生活中俯拾即是的簡單形狀,來代表豐富的意涵。

紐約Cartier 70年代合作的設計師Aldo Cipullo更是化日常物品為珠寶的代表,比如說Nail手環,靈感源自半夜找不到的一根鐵釘。12星座符號系列的白水晶和金質吊墜反映當時人們對星座的熱愛,另外也有以黃金與琺瑯製作的雙陸棋墜飾。運用撲克牌的紅心、方塊、梅花、黑桃四種花色設計關於愛的胸針,因為「一旦身陷愛河,我們非輸即贏,愛情如同一場賭局。」。

簡約、24小時佩戴,日夜之別風情萬種,是70年代為珠寶帶來的重要革新,深深影響現代的珠寶設計。

經典70 風靡至今

70年代聽起來距離現代很遠,事實上,自70年代一路風行至今的珠寶還真不少,更有趣的是,這些設計到現在都無太大變更。

●Cartier

Cartier鼎鼎大名的Love手環。這個裝飾鏍帽的手環,是1970年Aldo Cipullo為Cartier設計的第一款珠寶,雖然Cartier歷年曾以此手環延伸設計出包括項鍊、戒指、耳環的完整系列,但最原始、必須以螺絲起子開啟或鎖上的手環從未消失,甚至從1970年一路被名人追捧至今。Nail手環今年也被重新包裝成Just un Clou系列上市。

●Tiffany

Elsa Peretti所有的設計至今仍持續不斷的被Tiffany以不同的材質、寶石重新推出,儘管世代更替不斷,卻從未從Tiffany經典行列中退下。

●Bvlgari

Bvlgari在1970年代大為風行的古幣系列,至今依然是Icon,僅僅隨著鑲嵌技術的進步,而有了更為現代簡潔的風貌。

●Van Cleef & Arpels

Van Cleef & Arpels 1968年推出第一條Alhambra項鍊,在1975年因為普普藝術盛行而再度推出,並鑲嵌瑪瑙、珊瑚等,從當年歌手Francoise Hardy多層佩戴不同長度的Alhambra項鍊,就可以知道其風行程度。

Alhambra系列中間曾一度因摩登風潮而改成簡潔的平面金框,然而近年又改回金珠鑲邊的復古款式,或許就是因為經典的魅力無可取代。不過,新推出的Alhambra多以不同尺寸的組合展現出韻律與層次,不復當年全以同一尺寸的幸運草墜出現,然多層佩戴一直是佩戴Alhambra項鍊最迷人的方式。

圖片提供/Bvlgari、Boucheron、Tiffany、Cartier、Van Cleef & Arpels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