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合法象牙交易 恐成盜獵白手套

立報/陳玫伶 2012.04.18 00:00
【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國際象牙貿易禁令在1989年生效,但大象仍持續因為象牙而被射殺,許多珍貴象牙最後被運往中國成為市場商品。地球上最大的陸地動物是非洲象,牠們未來可能處於危險之中。光是去年,緝獲的大量非法象牙就超過過去20年來的總查獲量。在肯亞、尚比亞等非洲國家因薄弱的執法能力,使得保育單位面臨與偷獵者鬥智的局面。剛果民主共和國被盜獵的大象每年高達數千頭,顯現其保育動物的能力相當薄弱。保育運動人士紀錄象頭數量急遽下降,留在剛果河流育的數量恐怕不到2萬隻。在剛果首都金夏沙(Kinshasa)遭到盜獵的象牙竟在不受監管的大型市場公開出售。交易商雖然擔心被記者採訪,其中一名中國籍的臥底記者迅速轉移賣家注意,以中文解釋象牙的良好功效。賣家向記者推薦一整支未精製的象牙,整塊1.5公尺長,要價1萬美元(約新台幣30萬元)。監控和打擊非法象牙貿易的運動分子湯姆•米利肯(Tom Milliken),對於記者的發現並未感到驚訝,他說:「光顧這些市場的都是外籍人士和中國商人。我們估計金夏沙的交易市場每天有超過2百頭大象的象牙在流通。」從剛果或其他國家偷獵的象牙通常會經由肯亞運出非洲。儘管監管單位努力追查,但全世界仍有85%的象牙是來自東非地區,多數經由奈洛比國際機場輸出。非法象牙多流入中國肯亞野生動物服務(Kenya Wildlife Service)會長柯朋葉奇(Julius Kipng'etich)說:「在機場,因運送象牙被捕的人,有9成是中國人,所有走私象牙的目的地,都是中國及其周邊鄰國國家。」2011年年中,馬來西亞在近十年首次查獲大批象牙,數量多達6噸,估計這些象牙約來自7百頭大象。而馬來西亞的數量只是冰山一角,許多商品還在運往中國的路上,在中國,象牙交易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僅國際社會禁止,但中國仍是合法的買賣。已施行23年的國際象牙貿易禁令,於2008年遭受挑戰,當時中國和日本允許購買合於市場規範、有合法來源的非洲象牙。每一間象牙店必需在監管單位正式註冊,每一支象牙有各自的身分證,可以在銷售之後追溯流向。但是若要購買沒有身分證的象牙也不困難,尤其在中國境內。記者在廣州一間名為友誼商店(Friendship Store)的國營店家發現許多沒有允許出售的象牙展示品。研究象牙交易的學者布德利馬丁(Esmond Bradley Martin)說:「我們在廣州發現約有63%的商品沒有身分證,現在規定每件都要附,我們發現事實不全如此。」而友誼商店店家表示,所有象牙製品都遵守法規,且持有所有合法文件。記者在中國也潛入黑市瞭解交易情形。一位經銷商提供15支象牙,要價近5萬英鎊(約新台幣236萬元),可在24小時內出貨,賣家表示曾出售最昂貴的商品是一支尚未琢磨的象牙,售價為4千英鎊(約新台幣19萬元)。違法買賣更趨蓬勃目前,在合法銷售和盜獵貿易之間尚未找到明顯關聯,但是保育分子擔心現行的合法交易其實是黑市交易的白手套。國際動物福利基金(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的蓋伯瑞表示,2008年的改變讓情況更糟,她說:「我們發現合法交易和非法交易案件的比例是1比6,也就是說國內市場提供了非法交易漂白的機會。」在一份聲明中,中國政府表示自己反對非法象牙貿易的堅定立場,並認為不應該因為幾起個別案件,就否認中國付出的努力和獲得的成果。今年稍晚,有關合法象牙貿易的辯論又即將展開,不少非洲國家期待能合法銷售庫存的象牙。支持者說,妥善保護大象的國家應該被允許從中獲利。歐洲永續利用專家小組(European Sustainable Use Specialist Group)的羅賓•夏普(Robin Sharp)表示,對某些國家的民眾來說,象牙是經濟利益的來源,這對他們相當重要。但反對者認為,進一步的銷售象牙將推動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意味著將有市場需求恐怕會不斷增長。布德利馬丁說:「在非洲非法獵殺大象的用意是什麼?是錢。」保護非洲大象的未來意義,不僅是要擊敗盜獵者,也意味著打擊中國的黑市。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