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社論:靠爸啃老也情有可原

立報/社論 2012.03.15 00:00
邇來,環繞余天小孩的「靠爸族」話題熱燒。但除了看笑話、說風涼話之外,持平而論,所謂靠爸、啃老愈來愈像是年輕世代的次文化現象,我們不妨以一種獨特的經濟社會趨勢進行探討。

顧名思義,靠爸族、啃老族意味了下一代失去了工作機會或勞動意願,而需仰賴上一代的經濟供輸過活。前者,如失業,因無收入,而不得不依親接濟;相較之下,後者通常不為社會容忍,咸認為是父母過度呵護,不在乎家裡多一雙碗筷,以致於子女淪為無心工作的經濟寄生者。

但我們認為,若干看似喪失工作意願的年輕人,與其說他們缺乏抗壓性,倒不如說是展現了某種世故早熟,基於「理性選擇」而走上靠爸啃老一途。

根據勞委會剛發佈的99年度「各行業別初任人員」統計資料顯示,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起薪約2.6萬元。在這個數字背後,意味了你的薪資戶頭很快就會被房租、三餐、交通與手機話費等「必要支出」所吞噬殆盡,如此月復一月。

試想,如果職場沒有任何報酬誘因,人們跳進去只是窮忙,領到的微薄薪水只夠左手進、右手出,那麼又何苦在職場尋覓掙扎?

窮忙族一旦轉念,就很容易淪為靠爸族、啃老族。其情形就像台灣的一些家庭主婦曾有過的盤算,與其在外頭領著不上不下的薪水,而且繳完褓母或安親班費用後也所剩無幾,乾脆退回家庭相夫教子。

或許有人會說,社會新鮮人不應過早喪志,因為隨著工作歷練的累積,職位升遷會彌補他早期應得而未得的薪資缺口。

實則不然。萬泰銀行董事長盧正昕日前不也感嘆「台灣白領勞力太便宜」?這句話,道盡了台灣多少基層主管只是賺到面子,但整個職涯階梯的攀登對他的生活改善實在有限。

當然,靠爸啃老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問題在於,與其外界不斷對那些年輕人加諸缺乏抗壓性的草莓烙印,還不如更根本地反省,究竟是什麼樣的職場環境,扼殺了人們勞動的積極性?一個既不給年輕人工作機會,又打擊年輕人工作意願的社會,必然是病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