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青年行動 海外服務展熱情

立報/呂苡榕 2012.03.12 00:00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服務真是一種學習,尤其人在國外,必須面臨突發狀況,都考驗著我們的應變能力。」去年參與青輔會「青年國際行動」的台北醫學大學學生葉淨丰說道。青輔會12日舉辦「青年國際行動」經驗分享,邀請去年參與活動的學生分享海外服務經驗,預告今年活動開跑,有志前往海外服務的青年都可開始申請。「青年國際行動」分為3種類別,國際志工、僑校志工和海外實習。去年前往南印度進行「流亡藏人國際醫療服務」的台北醫學大學已是第5年申請國際志工團前進南印度從事醫療服務。去年參與活動的葉淨丰說,每年志工隊都會評估當地實際需求,調整隔年的醫療服務內容,希望解決當地面臨的問題。「例如之前我們發現當地喇嘛頭癬問題嚴重,也在去年進行衛生教育,改善頭癬狀況。」葉淨丰表示,在海外擔任志工,得面對許多不可預期的狀況,考驗應變能力,當服務對象的狀況改善,會覺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協助建立師資培育系統前往泰北光復中學擔任僑校志工的台北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系學生,連續3年在光復中學進行師資培育和教學資源分享。去年二度參與志工團前往泰北的何佳育說,由於當地缺乏教育資源,中學畢業生就回鍋當老師,沒有完整師資培育系統,志工團希望協助他們建立培育方式。「當地並沒有輔導系統,去年我們協助當地建立輔導機制,讓教師與家長可以明確掌握學生學習狀況。」何佳育說,今年志工團希望為當地華校募集一套完整數學教具,讓當地教師搭配教學使用。回憶志工團第一年前往泰北,何佳育說,第一屆學長姐離開那天,因為怕當地小朋友捨不得,選擇半夜默默溜走,當地小朋友也因為害怕離別場面過於感傷,只敢躲在草叢中目送大家離開。語言不通 心靈卻貼近除了團體志工隊,青輔會也協助想前往海外實習的青年前往國外,去年前往馬來西亞婆羅洲沙勞越荒野保護協會實習的陳可萱,住在婆羅洲的核心地帶,與原住民部落共居一個月,每天上山尋找當地特有種「百眼雉雞」。陳可萱說,會想前往婆羅洲,是因為之前到當地旅遊,深受感動,承諾將再度回到這裡。「希望再回來時,可以為雨林做更多事。」回憶實習的歲月,陳可萱說,「每天我躲在草叢中,等著百眼雉雞來吃我灑在草叢中的玉米,由於牠對環境很敏感,因此必須蹲在草叢中一動也不動。」為了等待百眼雉雞,她的身上爬滿蟲子,下山時身上充滿了幾百個傷口。終於在即將離開婆羅洲前,發現了百眼雉雞的行蹤。雖然與原住民語言不通,但是彼此之間心靈的距離卻很近,她離開前,一位原住民老奶奶抱著她痛哭,請她一定要再回到婆羅洲看看她。海外服務讓年輕人學習到不同的經驗,也體驗不同的感動。青輔會主委陳以真強調,許多年輕人或許有服務的熱忱,卻缺乏資訊與資源,今年「國際志工行動」也已開始報名,相關訊息可上青輔會網站http://www.nyc.gov.tw/查詢。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