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南橫旅記/遷徙 跨過阿里關的平埔族

yam蕃薯藤新聞/周宜樺/採訪報導 2014.07.19 00:00
《甲仙鄉誌》中記載,清乾隆年間,原本居住於台南玉井的平埔族,因生存空間受後期遷入的漢人擠壓,於是往東走跨越阿里山山脈,進入現今的甲仙地區,而現居於高雄甲仙關山社區的,也大都是平埔族人。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開採樟腦,將漢人遷移至此,並將阿里關設為「番界」,讓平埔族待在此區,保護漢人不受「出草」的原住民傷害;而日人在阿里關設廳,也讓此地成為最早的商業活動起點,後期因交通因素影響,逐漸往下移動到甲仙,直到現代,甲仙有了如今的市區樣貌。 阿里關為甲仙一帶過去的舊名,有一說是日治時期,日本人稱此地先住民為「傀儡番」,而番語中「K」的音常轉成「A」音,故「傀儡」讀「Ari」,即譯成阿里。「關」指的則是清代設關隘於民番交界處,拼起來後而成「Arikuan」,譯音為阿里關,後來又劃分成「東阿里關」及「西阿里關」,東阿里關即為現今的高雄關山社區一帶,而西阿里關則是指現今的台南南化。 夜晚來到阿公阿嬤家,已見炊煙裊裊升起,平埔族的傳統主食米賣(ㄇㄞ)是這頓晚餐的最大主角,依照時節不同選擇不同配料,可能是香蕉、土豆、或是地瓜,不同口味的米賣,吃起來像是加了料的糯米飯,配上豐盛的農家宴,讓人胃口大開,對於信仰阿立祖的平埔族,祭拜時一定會帶上米買,是為必備的貢品之一。
※ 傳統爐灶生火燒飯,別有一番風味。/圖 周宜樺攝影
※ 關山社區DIY草仔粿,從柔糯米糰開始,以糯米漿製成的糯米糰脫水後變成「粿母」,加上鼠麴草做「染料」點綴清香,內餡則是現炒的香貢貢菜脯。/圖 周宜樺攝影
經歷不同政權統治,現今台灣平埔族的族群特色不如過往清晰,但「香蕉白話」在平埔族的歷史上,留下一頁意義。據說,當初西拉雅人為抗日活動做準備,因此發明此種「變形的台語」,在正確的台語中加入別的音擾亂視聽。至今,部分平埔族長者仍會說此種「密語」,為我們準備晚餐的關山社區阿嬤,也溜了幾句「香蕉白話」,讓我們試試是否能猜出真正的意思。有趣的是,也曾有學者研究指出「大多漢族裔都沒聽過這樣的密語。由此顯示,西拉雅語消失之後,平埔族裔似乎另創一種獨特的溝通符號與漢語做區別。」
※ 蒸籠裡的米賣,大約蒸二十分鐘,期間須攪拌一次。/圖 周宜樺攝影
甲仙四面環山,平原較少,地理位置偏僻且交通不便,唯南北兩端有楠梓仙溪流過,而居民大都以務農為生。早晨,我們搭乘「蹦蹦車」上山,一路映入眼簾的是青翠的山丘,綿延的田地,高聳的林木,車速緩慢,直達海拔四百公尺的龍鬚菜菜園,菜園主人賴大哥說,平時都是清晨三點起來拔龍鬚菜,不然太晚了陽光太大,很熱。為什麼這裡的龍鬚菜特別好吃?「這裡海拔四百公尺,加上天然雨水,適合龍鬚菜生長。」旅人們一個個下田,親手拔採龍鬚菜,大約15至20公分,每一把都要齊長才漂亮,消費者才喜歡。
※ 搭乘蹦蹦車準備出發的旅人們。/圖 周宜樺攝影
賴大哥的上一代,是從嘉義眉山移民來此,家門牌上可見「東阿里關」-「嘉雲巷」,指的是過去這一帶住的都是從「嘉義」和「雲林」來的移民,因此合稱為嘉雲巷。最初,他們帶來的農作物以竹筍為主,如今甲仙的農產就是以芋頭、竹筍、梅子聞名。
※ 前往菜園的一路上風景優美,令人心曠神怡。/圖 周宜樺攝影
※ 除了炒龍鬚菜,龍鬚菜的果實佛手瓜也適合各式料理,入湯或是蒸煮炒都美味。/圖 周宜樺攝影
※ 賴大哥的龍鬚菜吃起來葉嫩枝脆,享用農家早餐,眼前就是無敵山景。/圖 周宜樺攝影
2014年甲仙南橫小旅行 出發時間: 7/25~27(週五到週日)甲仙~寶來小旅行 8/1~3(週五到週日)甲仙拔河小旅行 連絡電話:02-2516-2260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小旅行報名網路連結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