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程富陽》一部「觀」而知史的時代鉅著!

愛傳媒/ 2023.02.11 05:30

程富陽》一部「觀」而知史的時代鉅著!

程富陽》一部「觀」而知史的時代鉅著!

     【愛傳媒程富陽專欄】書名「觀」,子題「觀圖、觀文、觀歷史」,是我政戰學校11期新聞系趙立年學長在耄耋之年所傾心撰寫出版的一部大作;全書495頁,2千多張照片,區分39個章節,內容以文圖並茂編輯方式,細數他八十人生的家國紀事。

古風餘韻 筆繪人生

    這部由趙學長親筆撰述,親自擔綱總編輯,並由名畫家李轂摩先生題款繪圖的專書,雖是去年(111)9月25日才正式出版,但他卻提前趕在8月27日印製完成,只為了復興崗新聞系友會在當日舉行的「慶祝九一記者節」中,得以贈送所有與會的校友與嘉賓,顯見其個性,實泛有幾分「汪倫送情」的古風餘韻。

    趙學長從民國54年由政校畢業,經歷軍中軍聞社記者、青年戰士報總編輯,後更轉接台灣日報副社長兼總編輯,及先後擔任台灣新聞報及台灣新生報社長等新聞工作,直至屆齡退休;其逾半世紀與媒體攜手見証台灣新聞的起飛與困局,及與中華民國共同走過的社會滄桑歷史,不僅息息相關,更是精采萬分。

    他在民國67年、68年受國內國禾公司委製《海上公園 — 金門》暨《民族文化的縮影 — 金門》兩部戰地紀錄片,不但連續兩年分獲金馬獎紀錄片「入圍」及「優等獎」;更在民國71年,以親身冒險探訪泰緬邊境所撰寫的「浩劫餘生」一書,膺獲中山文藝創作獎殊榮,可說是當年媒體界重磅級的一位新聞人。

摯情難忘  觀即自在

    翻閱這本只送不賣的厚實巨作,不禁讓人陡泛詩人:「噫吁嚱,危乎高哉!」那股蜀道難行的複雜心情;揭開序言《我想告訴您》一文,首先漫入眼簾的是作者揭露此書,本是他與妻子鐘八重為慶祝兩人「八十雙壽」而籌劃的,但未竟八十,愛妻先走一步;「回憶錄」成了「紀念冊」,「生日頌」成了「回想曲」;他晴天霹靂,悲傷經年,整日懞懞懂懂,無精打采,直到摯愛週年祭,他才恍然驚醒,重拾筆尖,找回初心,開始「耕耘」,完成他對妻子的承諾。

    趙學長對妻子那份深邃「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的堅情,敘述的正是詩人歷經「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心境,縱使再由花叢中走過,亦懶得回頭顧盼,只因摯愛已逝。或許,這也猶如作者驟失親情,讓讀者亦受感染似的戴著一份深沉,閱覽此書。

    本書首章「榮光璀璨」,敘述夫妻兩人從同學情誼到堅深的婚姻鏈結;一個山東昌樂,一個台灣雲林,卻同時在台灣的新聞、教育領域發光發熱;繼趙學長榮獲71年的國家中山文藝獎,八重學姐也獲頒教育部81年的師鐸獎,而兩人更先後榮膺母校國防大學政戰學院的「傑出校友」榮譽。

    從第二章「先祖源流」到第五章的「母儀足式」,闡述的是對學長父親趙德修先生與母親秦坤芝女士的懷念,並追憶與日前甫圓寂的星雲法師之間因緣。星雲大師在他的《往事百語(五)傳略》中,即提及他來台初期,曾為趙父創辦的「戡建日報」供稿,以宏揚佛法,也在爾後趙立年擔任社長及發行人的《台灣新聞報》中,由該報擴大報導了由星雲號召的「第一屆華僧大會」,算得上是兩代因佛結緣,更彷彿回應了《心經》中那段開卷之語:「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凡事只要能「觀」自在,便可浸潤於萬物而得修練的緣分。

諸葛出師前後表,橫渠體道東西銘

    從第六章「投筆從戎」到第十三章的「青年日報」,作者回顧的是他從革命搖籃所受的軍事訓練、同學間的袍澤情誼,與其夫人從相識、相知、相愛、結婚進行曲,到兩人「五十金婚禮讚」接受台中市政府表揚慶賀,及個人平生從事新聞工作的歷程;這八章內容有同學受訓的共體艱辛,有執子之手的戀愛甜蜜,有酸甜苦辣並嚐的家庭生活,有與子偕老的伉儷溫馨,有克紹箕裘的新聞傳承,有深入前線的採訪體驗,有將星雲集,國之干城的政治風雲;這其間陳述的,可用與他亦父亦師亦友畫家呂佛庭所撰寫「諸葛出師前後表,橫渠體道東西銘」一聯,作為學長身處其間折衝境遇的體悟。

    從第十四章「浩劫餘生」到二十二章「光榮的印記」,銘記的則是他與青年日報同仁周曉輝記者,並肩走訪泰緬邊區,並依此行採訪撰寫「浩劫餘生」一書,敘述在泰緬邊境受共產「波布政權」荼害的難民遭遇,為這段中南半島難民的血淚史,留下慘絕人寰的歷史紀錄,更以此書一舉登上民國71年的中山文藝獎。

     在這九個章節內容,除有藉難民受害揭發人類的悲劇,更有學長環遊拉美九個國家,深入報導遭赤禍渲染而褪色的區域政經社會體制,並引起國際廣泛的注視和關切;更以《訪美紀行》彰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真諦,及開拓「立足時下,放眼世界」的胸懷;學長適躬逢其間國內媒體的急遽更迭,均及時記錄台灣廢省的重大政治歷程。趙學長也揮筆如椽,為江山代有奇人的新聞界,描繪其各領風騷的「傳播巨擘」風采,為那個光明與黑暗併行的傳媒世界,留下一篇篇新聞的「光榮印記」。

兩岸交流 永遠懷念

    從二十三章「中國國民黨」到第三十三章「兩岸交流」,呈現的是「咨爾多士,為民前鋒」的黨國憂情,及在李登輝主政時期,撤銷國民黨黨籍菁英的歷程,這其間的責任與榮譽、付出與收穫、犧牲與奉獻、得失之間、義理之辨,他與妻子勇敢面對,散發高貴的愛國情操;之後學長加入親民黨,並銜連戰與宋楚瑜之委託,秘使香港會面達賴喇嘛的二哥嘉樂頓珠,聽取喇嘛訪台建議與心聲。

    他與所有師長或政界好友,均保持友好交流,書信往返,飛鴻不斷,老友如斯;與張大千、呂佛庭、李奇茂、葉醉白、鄧雪峯、李穀摩等藝壇宗師皆有所往,更與影視界名人互動良好;其間除同家人共遊兩岸,行旅環球,更伴隨山東同鄉會與黃埔退役老將,在許歷農上將的領導下,戮力於建立兩岸軍事互信及和平發展的前景;可惜台灣島內意識分歧,終在政治的影響下無法完成這個理想,但其留下的圖文紀錄,將足以見証其前瞻的兩岸和平視野。

    從三十四章「同學之緣」到第三十九章「永遠的懷念」,內容撰述的是懷憶與夫人由同學之緣到夫妻之情,分享他們攜手同行半世紀的人生路,與五十年共賞天涯的明月情,不但提醒同學相聚須及時,也緬懷相框裡的難忘友誼;他細心紀錄夫人逾20年的抗癌歲月,他認真守護摯愛低落的人生幽谷,他驕傲夫人的杏壇解惑,他欣見妻子的教育園丁,他疼惜妻子的流淚撒種,他同喜妻子的歡樂收割,他感謝妻子賜予的家庭溫馨,他思懷妻子的伊人秋水,他感念生命的花開花落,他弔祭愛妻的隻字片語,他心存永遠的摯愛懷念。

俯仰同行  笑吟人生

    本書的尾頁,有著一幅用渾厚瀟灑筆觸,書寫著「鷗從沙際沖烟去,燕在花前捲雨來。」的對聯,這是國內名畫家廖俊穆送給他的寶墨,趙學長特地在自家樓頂拍攝一隻孤鳥在夕陽餘暉中佇立著的畫像,並與這幅對聯相貼呼應,他的心中是無限的懷念?抑或是無盡的幽思?回顧趙學長八十人生,有滄桑溫馨,有陰晦歡樂,但他習慣與夫人以活力齊同迎接。

    如今,趙學長雖只能無奈單獨面對生命,但相信八重學姐會希望趙學長一如詩人王羲之與蘇軾兩人,以其在《蘭亭集序》與《前赤壁賦》中所述:「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及「⋯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闊達哲學態度面對未來;而我也相信學長學姐兩人,終將在天上人間俯仰同行,暢懷笑吟人生!

 

 

作者為退役上校,目前為中華戰略協會會員

照片來源:漫畫大師吳信和先生作品。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