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脾臟腫如青蛙 骨髓纖維化不易揪出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4.10.02 00:00

女性不要以為容易盜汗、腹部腫大如「青蛙肚」,以及經常感覺貧血無力,都是更年期的徵兆而輕忽,血液暨腫瘤科醫師提醒,以上三大徵狀,有可能是罹患骨髓纖維化,若發現太晚、延誤治療,恐影響存活時間,容易奪命。

骨髓纖維化(Myelofibrosis,簡稱MF),好發年齡為50~80歲,且男女性的病發機率相等。

1名70多歲阿嬤,脾臟長期腫大,症狀最嚴重時腫大至20公分、無法行走,甚至連站立都有困難,三餐常常只吃了兩口就沒有胃口,食慾一蹶不振,半年內體重從50公斤下降至44公斤,並且容易出現疲倦、失眠、盜汗等症狀。經過醫師診斷發現患者罹患骨髓纖維化。

骨髓纖維化 好發年齡50~80歲

根據統計,每10萬人當中,就有0.5~1人患有骨髓纖維化(Myelofibrosis,簡稱MF),好發年齡為50~80歲,且男女性的病發機率相等,患者大多會產生骨髓結疤(纖維化)、脾臟腫大,以及相關併發症狀如疲憊、失眠、發燒、盜汗、皮膚搔癢、骨痛、腹部不適與體重下滑等。由於有一些症狀與更年期相近,所以常被忽略。

台北馬偕醫院血液暨腫瘤科主治醫師張明志表示,骨髓纖維化是一種罕見的造血功能紊亂疾病,即骨髓已被纖維化,造血細胞沒有辦法在骨髓裡生長,所以必須轉換到其他組織如脾臟及肝臟扛起部份造血責任,造成這類病患最常出現脾臟腫大後引起的內臟壓迫症狀,疾病進展嚴重,可轉型為急性白血病危及性命。

骨髓纖維化已經有口服標靶藥物可治療。

治療骨髓纖維化 有口服標靶藥

嘉義長庚醫院內科部副主任陳志丞醫師表示,骨髓纖維化為一慢性病程,早期無明顯症狀,不易確診,一直以來都沒有專門的治療藥物,骨髓移植是此病唯一的治癒方式,但是成功機率低,更會引起多種併發症,造成病患存活率低。再加上之前沒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有很高機率會引發併發症過世。

目前針對骨髓纖維化已經有口服標靶藥物獲得衛生福利部核准上市,較傳統治療方式可降低死亡風險達52%,有效縮減脾臟體積達35%,幫助台灣骨髓纖維化患者延長存活率,重拾美好人生。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3/20450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