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千年磨一劍 勇敢涉水的魏海敏演自己

民生@報/ 2021.04.09 09:43

【文/陳小凌】臺灣傳奇女伶魏海敏13歲登台,50多年來的演出累積了許多經典角色,更勇於創新與跨界合作。國家兩廳院2021台灣國際藝術節年度大戲《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撮合了魏海敏與新加坡導演王景生合作,創作不只回顧了魏海敏的人生,更從她身上,映照出孕育她成長的臺灣這塊土地變化,政治、文化、思潮的波瀾壯闊,並找到兩位國家文藝獎得主陳界仁與張照堂合作, 體現出那個時代背景所孕生的能量 。

 

《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魏海敏人生舞台。兩廳院提供。

 

導演王景生說:「我始終相信,藝術家的人生是一個鏡頭,透過這個鏡頭,我們可以理解他生活的那個時空,看到一種藝術形式、一群人和一個國家的故事;這個鏡頭也形塑了許多不為人知或是遭人淡忘的不同個體所共同走過的歷史。」

 

11歲被送進劇校,13歲登台,魏海敏是海光國劇隊旗下的小海光劇校第一期生,嗓音外型俱佳的她,頓時就成為備受期待的京劇新秀。但臺灣自80年代開始,社會氛圍突轉,「西化」蔚為風潮,也迫使魏海敏重新審視自己所學,她除了破舊立新,演出了當代傳奇劇場改編莎劇的《慾望城國》裡馬克白夫人,以現代劇場形式重新詮釋京劇;又在兩岸開通後,毅然決然赴北京拜師學藝,以「梅派」的表演精隨深入傳統技藝,在傳統與創新間,都兼收並蓄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導演王景生說:「魏海敏是這個藝術形式中的佼佼者,但是她同時也是一個凡人。我們探索她曾經表演過的諸多作品,但她那樸實無華,看似平淡無奇的一生,反而更讓我感動。」在《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王景生挑選了六個魏海敏經典角色穿插其中,並讓魏海敏扮演劇中第七個角色,也就是她自己,娓娓道來她的人生,並以張照堂的照片,以及張界仁的影片,對照臺灣時代的更迭變遷。

 

王景生補充:「我們工作時第一步就先談魏海敏扮演過的角色,然後才慢慢地了解她的人生故事,導演就像是第一個觀眾,我聽到魏海敏的故事,這些都是臺灣的歷史,也許很多都是不知名的平凡人,但魏海敏就像是一個鏡頭,折射出許多面向,以此理解這塊土地,這個社會,以及這裡的歷史。」

 

導演王景生。周嘉慧攝影。

 

他說:「魏海敏走入京劇界,是命運的神來一筆,但是她的個人意志與韌性,卻讓她在這一行出類拔萃,同時追求無止境的藝術成就。正是這種堅持不懈的藝術追求,讓她走入現代劇場,以及這個紀實劇場的類型。魏海敏曾說到她在舞台上的人生比在現實生活更深刻。我當時深受感動,《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的名稱也由此而生。」

 

國家文藝獎得主張照堂,雖然生長在醫生世家,但從小叛逆,不顧家裡反對,一直走著不同的道路。他從小就喜歡用相機記錄身邊的人、事、物,長大後因為工作關係,更能看到不同人在身體語言或是臉孔上,有更強烈的性格,社會的影響。張照堂:「生命一直在迴旋轉變,不只二元對立,也可以和諧存在。我拍攝的常民生活,雖然感受生命的困惑悲苦與挫折感,但生活即使如此,鏡頭下捕捉到去努力去爭取的時刻,是很充實有意義的。」

 

王景生回想第一次看到張照堂影像的震撼:「我曾經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看過張老師主要作品回顧展,他的照片記錄了台灣本地人的日常生活,令人讚嘆,也喚醒了那個已經消失的年代。」而這個部分剛好補足了魏海敏生長年代的另外一面,因為雖然在同一個時空,但魏海敏是進入左營軍隊的京劇學校,每天所見所聞都是有關京劇或是勞軍的一切,但張照堂的鏡頭下,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風貌,而劇場獨有的空間寧靜感,以張照堂的影像呈現出生命中暴力、脆弱與生存的三個層面,臺灣底層人的生活一覽無遺,這樣兩相並呈的方式,讓觀眾一同遙想當年走過的經歷。

 

魏海敏在影像藝術家陳界仁的錄像作品前。周嘉慧攝影。

 

影像藝術家陳界仁則為全劇創作了三段共18分鐘的錄像內容,從國共內戰,國軍與京劇歷史糾葛,到魏海敏臺前臺後的生命經歷。陳界仁說:「我們無法再現當年,只能從魏海敏的氣味,那種本人有著單純氣質,但卻可以化作無數複雜情感的千面形象,來重新創造影像,我們希望用一個劇場人的生命史,折射出多面向的異質空間。」

 

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美術設計得主黃文英也擔任這一次的服裝設計,她說:「我最喜歡的一個點,就是劇中看到魏海敏與她成長的時代做結合,我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對照性。我希望讓服裝很純粹,很單純,很貼近魏海敏。而我在單純中加入細膩的層次,輕盈而有皺褶感。劇中將有代表著過去,現在,未來的三套造型,底紋的印製在袖口與衣服底下,都是從簡單中藏著許多細節。」

 

《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4月9日至11日於國家戲劇院演出四場,也在2021台積心築藝術季的開幕演出,4月17日於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登場;此外,藝術季以聚焦女性藝術家為主題,也策劃「《魏‧來時/魏‧來路》魏海敏的舞台故事」特展,即日起至25日在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美術館展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