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包容過世 天氣 國土計畫法

南台灣的傲人的宗教文化東港陣頭

yam蕃薯藤新聞/李閔超 特稿 2012.02.11 00:00

 

 陣頭在台灣的廟會文化中佔著極重要的地位,如果大家看過迎神賽會的活動,一定對各種形式的陣頭不陌生,一般而言,遶境的廟會活動是以神轎為主要的重點,除了神轎外,常會有一些由廟方自行組成或地方組成的陣頭隨著神轎繞境,但近年來也漸漸的出現職業性的陣頭團體。陣頭大略可分為文陣和武陣,文陣常見的有:車鼓陣,公揹婆,素蘭要出嫁等,而武陣則以八家將,宋江陣最為常見。尤其是在東港,本地家將團和宋江陣加起來就在二十五陣以上,數目之多全台少見,但文陣倒是比較少見。

就以東港為例,東港的家將團以共善堂的家將為最早,共善堂的家將最晚在民國二十年就已成立,其歷史完全是由台南白龍庵傳承而來,當中較富傳奇性的是,在今日白龍庵日治初期的檔案照(光緒三十年1904)中,扮柳將軍的郭榮耀先生,就是日據時期把家將團傳到東港共善堂之人,至今在東港老一輩的記憶中,仍記得這一位來自台南的「台南師仔」,也因此共善堂是東港最早的家將團,其組織和陣法皆和今日白龍庵家將團仍然相當類似。

 

 

日治時代之晚期到光復的前後,東港家將陣頭漸多,如共和堂的「五毒大神」東福殿的「二十四司」等等陣頭先後成立,而這些後起 的陣頭也顯示出東港陣頭自行發展的成績,因為最早的家將團雖傳自 台南,但後起的這些陣頭則完全是東港本土發展出來的,在台灣其他 地方其實不容易見到,而其組織和陣法、甚至表演方式皆有自己的特色,如五毒大神」是由八位小朋友所扮的(一位文差、兩位武差再 加上五毒本身),年齡皆在小學六年級以下,臉上只略施脂粉而不化粧,成五方,手持香扇或葫蘆、塵拂等等,以解毒收毒為其職司。

 

其他如「十三太保」亦是由小孩子所扮,因為據傳「十三太保」即廣澤尊王的十三位兒子,其臉亦是略施粉色而已,手不持扇,但皆佩劍,其有 名的陣法名為「八卦十字劍門陣」,即先以兩列之方式排成八卦陣,之 後再轉變為菱形的十字陣法。

 

除此之外,東港在五十年代左右又出現另一類型的家將團,朝隆聖堂首開先例,其堂號為「正氣聖將館」,組織上共九人, 其表演方式是以拳腳武術為主,和平常家將團手持羽扇,以跳躍之方式排列陣法不同,他們是以手中之兵器表演一段武術,而陣法即已包含於腳步之中,雖是以武術為主,同樣可以排列出如「五龍陣」等不 需要太多人排列的陣法。繼之而起的如同:香吉堂的「五靈聖將」 溫府正修堂的聖將及豐隆宮的「十三金甲」等皆是同類型的家將團,極富有東港當地的色彩。

 

 

 

相關新聞:再現百年「七番弄」藝陣 鹿港人拼了

相關新聞:復興鹿港七番弄 衝破文化的庸俗與空洞

相關新聞:三月「瘋媽祖」 北港的陣頭文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