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客語錄音檔 推測為傳教士學客語教材
客家電視台/曾靖珊 林柏均 綜合
69 天前
長期致力於漢語研究的德國學者韓可龍,日前和他的研究生,發現了一批99年前,在德國柏林大學(今柏林洪堡大學)錄製的客語錄音檔,進一步研究發現,這批音檔的內容,從單音節到日常對話都有,推測可能是當時新一代的傳教士,動身前往東方前,預先學習客語的教材。
記者 曾靖珊:「大家好奇,99年前的客語,聽起來會是什麼樣子嗎?現在就帶大家來聽一段,在德國錄製的客語音檔。」
「你拋得準嗎?你拋不準就跟我來,好,拿穩不要放,等我拉你上船。」
這批塵封多年,將近有百年歷史的客語黑膠唱片,是長年鑽研歐洲漢語語言學史,來自德國的教授韓可龍,與他的研究生,日前在德國柏林洪堡大學聲音檔案館,意外發現的驚喜。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副院長 Henning Klöter韓可龍:「它是從單音節慢慢到像,就是比較一些,短句、問句、答案、問答部分也是有的,然後也是一些成語,就是那個李白的一首歌,用客家話來,客語的發音來唸。」
「(他)在興寧出生,中國南部,然後從出生到6歲住哪裡。」
音檔附註的個人檔案,詳細記載發音人的姓名,出生地、曾待過的城市等資訊,發現這位名叫蕭偉信的客語發音人,1899年在中國興寧出生,後來輾轉去到德國攻讀博士,並在異地受到瑞士教會的幫助,透過這樣的淵源,錄製了13個客語音檔。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副院長 Henning Klöter韓可龍:「其實那個時候的(錄音)技術,跟現在不一樣,當時因為剛好有3分鐘的時間,一定要錄得非常準,所以就是,為什麼當時他們錄的那個客家話,聽起來不是一個自然對話,真的是像寫稿,然後唸稿,是為了把握時間。」
學者研究發現,這批客家錄音檔收錄的時間,甚至早於官話(華語),推測是要做為新一代傳教士,前往東方傳教時,學習客家話的教材,這些聲音檔案極具歷史價值,讓學者得以穿越時空,為百年前的客語揭開神祕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