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川普上任首月:政令風暴下的新局
文/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
2025年,川普再次入主白宮後的第一個月,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簽署的眾多總統令在多個領域掀起波瀾。除了已知的政治價值、政府改革、關稅政策等方面,在地理命名以及領土相關的爭議性話題上也有所涉及,如墨西哥灣改名以及關於格陵蘭和加拿大的相關爭議等。同時,國際關係方面也開始勾勒出外交政策的初步輪廓。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一系列複雜情況。
川普在短短一個月內簽署了90項總統令,這些總統令猶如一顆顆重磅炸彈,投向美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的不同角落。然而,與預期中的巨大混亂不同,金融市場卻表現得相對平靜。這背後有著複雜的緣由。
政治價值與政府改革主導的總統令浪潮
首先看政治價值相關的總統令。性別問題方面,川普簽署了一項促進女性職場平等機會的總統令,提出一系列措施確保性別公平,禁止性別歧視。儘管有支持聲音,但也存在對執行難度和實際效果的質疑。
地名呼稱也是關注點之一。他簽署規範地名使用的總統令,統一地名標準以增強文化認同感,如對存在多種叫法的地名規定官方稱呼方式,這涉及文化傳承、歷史認知等多個層面。
政府改革方面,DOGE(政府效率部)的設立是重大變革,旨在審視政府運作流程優化效率,包括簡化審批程序、整合重復機構等。還有關於政府職員重返工作崗位的規定,鼓勵更多符合條件人員回到崗位保障政府職能正常運轉。
關稅政策:從強硬到謹慎
關稅政策上,川普的表現與之前形象有所不同。就任前對中國大陸商品要徵收60%統一關稅,上任後實際採取10%追加關稅從2月4日開始生效。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原本宣稱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實際操作延期至3月4日。對其他地區考慮10%-20%統一關稅,現階段只是開始個別「對等關稅」探討。
這種變化背後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過於激進的關稅政策可能對美國自身經濟造成負面影響,提高關稅可能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增加消費者負擔,還可能引發貿易夥伴報復性措施擾亂國際貿易秩序。另一方面,市場參與者反應也是調整策略的重要因素。金融市場的穩定表現可從多角度分析,市場參與者可能已對川普競選承諾進行充分評估並納入投資決策考量範圍。川普政府在實際執行關稅政策時的謹慎態度顯示出對通膨等問題的關注,他在上任後發言多次提及對通膨抑制的重視。當然,川普政府動向仍充滿不確定性,儘管目前市場反應平穩,未來可能會出現波動,投資者和相關利益方需保持警惕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地理命名與領土爭議
在地理命名方面,川普提出了墨西哥灣改名的想法。他認為現有的名稱未能準確反映該地區的實際情況或者未能體現美國對該區域的特殊情感與權益主張。這一提議一經提出便引發了軒然大波。墨西哥灣沿岸各州的政府官員、當地居民以及環保組織紛紛表達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墨西哥灣這個名稱已經使用了很長時間,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隨意更改會破壞這種傳統並且可能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航海地圖更新、相關法律文件修改等一系列繁瑣且耗費巨大資源的工作。
關於領土爭議,川普政府提出了有關格陵蘭和加拿大的一些頗具爭議性的想法。對於格陵蘭,川普表示有興趣將其納入美國版圖。他認為格陵蘭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戰略位置也非常重要,將其納入美國可以增強美國在北極地區的影響力。然而,丹麥政府迅速對此作出回應,明確表示格陵蘭是丹麥王國的一部分,不會出售或者轉讓給其他國家。格陵蘭地方政府也強調自身的自治權,表示不會接受任何侵犯其主權的行為。
至於加拿大,川普提出了一些關於重新劃分邊界或者加強邊境管控的建議。他聲稱現有邊界存在諸多問題,容易成為非法移民和犯罪活動的溫床。他還提到應該重新評估與加拿大的貿易關係,確保美國在與加拿大貿易往來中獲得更加公平合理的待遇。加拿大政府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認為川普的說法缺乏事實依據,並且會損害兩國長期建立起來的良好合作關係。加拿大民眾也普遍反對川普的這些觀點,擔心如果按照川普的想法行事,將會對兩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造成嚴重破壞。
國際關係:外交政策的初步輪廓
在國際關係方面,川普政府開始勾勒出外交政策的初步輪廓。與傳統盟友南韓和日本的關係處理上,他展現出新的姿態。他提出重新審視軍事費用分攤的問題,認為南韓應該承擔更多的駐韓美軍費用,同時對南韓在美韓貿易中的順差表達了不滿。對於日本,他也提出了類似的質疑,認為日本在美日貿易關係中佔據了過多的優勢。這種態度讓南韓和日本感到不安,兩國開始重新思考與美國的關係定位。
在對待北韓的問題上,川普政府顯示出了強硬的一面。他警告北韓不要進行進一步的核試驗,並暗示美國可能會採取軍事行動。為了應對北韓的威脅,他還加強了與南韓和日本的軍事合作。
在中東地區,川普政府對以色列給予了極大的支持。他在前任時期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並計劃將美國大使館遷往該地。這一舉動獲得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高度贊揚,但也引起了阿拉伯國家和哈瑪斯組織的強烈反對,使得加薩地帶和葉門等地的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與此同時,川普政府也在與其他主要國家的互動中尋找新的平衡點。例如,與俄羅斯的關係方面,他與普丁之間的互動備受關注。儘管兩人在公開場合有過一些積極的交流,但在涉及具體利益的問題上,雙方仍存在不少分歧。在歐洲,川普政府對歐盟的一些政策提出了批評,尤其是在貿易和安全領域,這使得跨大西洋關係面臨新的挑戰。
結語
川普上任首月的種種舉措如同一場政令風暴,席捲了美國政治、經濟和社會各個層面。從政治價值觀念到政府改革,再到關稅政策、地理命名、領土爭議以及國際關係等方面,每一項總統令或政策舉措都蘊含著深刻的意義。儘管金融市場在初期表現相對平靜,但這並不意味著未來的道路會一帆風順。隨著川普政府各項政策深入推進,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都將面臨更多機遇與挑戰,無論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無法忽視這位充滿爭議總統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