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芳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唱起“過年謠”,“小年”就到了,人們開始忙著做糖瓜、祭灶,忙著做印子粑、把糍粑、炒苕角、掃揚塵、打豆腐,準備過年的各種年貨,迎接紅紅火火的中國年。
北方農曆臘月二十三、南方臘月二十四,稱作“小年”,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小年是過年的序曲,唱響了過大年的進行曲。
中國人講辯證,講哲學,你看,有小雪大雪,有小寒大寒,也有小年和大年。小年對應的就是春節,也叫“過大年”。除夕叫“大年三十”,春節當天稱為“大年初一”。
“小年”也是年,儘管它“小一號”,既然稱得上“年”,也是值得好好過的年。
中國人信奉中庸之道,萬事都講循序漸進,有一個從過小年到除夕夜交子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小年、大年、元宵,構成一個完整的“年”。年的序章從臘月二十三(四)開始,到春節這天才形成“最大”,才是真正的過大年。
小年最主要的習俗有兩個:祭灶和掃年。掃年,即掃揚塵,就是搞一次家庭衛生大掃除,把一年來存積下琮的灰塵、蛛網等陳年舊垢全部清掃乾淨,清清爽爽迎接新年。北方人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稱“掃房”;南方人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稱“撣塵”。
兒時,小年這一天,母親天沒亮就起床了,先把整個院子清掃乾淨,把雜草落葉等雜物堆的院角落焚燒。母親還把門前屋後水道溝內的落葉泥土全部用鏟子鏟起來,清掃沖洗乾淨。天亮了,就喊我和哥哥起床,大家一起再掃房頂灰塵、珠網和瓦縫間的揚塵吊子。母親穿著父親的寬大的舊灰藍色工作服,用掃帚柄綁了一根長長的竹杆子,頭戴一頂舊草帽,肩搭一條舊毛巾,先把各個房間、堂屋、門口全掃一遍,最後掃廚房,廚房的揚塵吊子最多,灰塵最黑。母親安排我和哥哥擦窗戶玻璃,擦各個木門框和桌椅板凳等。母親掃完揚塵,再清洗家裏三個床鋪的床單被單衣物,刷洗鍋瓢,家裏的各個角落都徹底進行了一次衛生大掃除,顯得乾淨整潔。
民間掃揚塵的風俗,據《拾遺記》記載,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是一種驅疫鬼、祈安康的民俗儀式。因“塵”與“陳”諧音,故掃塵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之意,有去舊迎新的吉祥寓意。
祭灶,就是祭送灶神升天,其風俗由來甚久。相傳灶王爺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他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記錄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每年小年,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各家各戶為了使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人們便以糖瓜為祭品,好讓灶王爺能夠“嘴甜”。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小年”祭灶活動,以祈求來年平安順遂。
《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習俗,範成大的《祭灶詞》,生動描寫了當時民間祭灶的情景:“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複雲,乞取利市歸來分。”如今,南方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
關於小年的日子及習俗,大江南北不相同。不管是哪一天,有什麼樣的慶祝方式,都是一種傳統,一種儀式,一種期盼,表達的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激動心情,表達的是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嚮往。
兒時,記得每年小年那天,奶奶早早地拿出一張從集市上提前買回家的黑白色灶王爺神像,將“灶王爺”的神像貼在大鍋邊的東牆上,放三雙筷子。還喃喃地說,貼得高高的,過得好好的。灶王爺神像前擺放香爐,香火冉冉升起。然後再開始生火,在土灶鐵鍋上煎幾個糯米糖糍粑祭灶王爺。我為了想吃糯米糖糍粑,嘴甜地說幫奶奶燒火,看見煎得兩面金黃鼓脹得像個大氣球一樣起的糯米糍粑,饞得我直咽口水。奶奶往糯米糍粑上淋上濃濃的白糖水,煎融讓糖與糍粑充分融合再起鍋,盛在一個塘瓷缸裏,供在灶王爺相前。奶奶雙手抱拳彎腰拜了三拜,喃喃地說“灶王爺,您莫怪啊,快來吃糯米糖糍粑,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沒病沒痛”。然後對我說,祭灶王爺吃的東西,可不敢亂動,動了要受懲罰的。我的饞蟲已在肚子裏翻滾都快要伸出來了,一想到“灶王爺”這個大神又嚇了回去。我望著灶王爺的神像,吞咽了好幾口口水,只好悄悄地忍著饞蟲。
我盼望著過小年,目的就是吃點好吃的。我守在灶前,焦急地等著奶奶祭完灶王爺,聽她雙手抱拳對著灶王爺神像念叨了好一通話後,奶奶才把好吃的糯米糖糍粑分給我和哥哥吃。糯米糖糍粑兩面金黃,油光放亮,咬一口,香甜絲滑,糯口細膩。
小時候農村物質貧困,沒有零食吃,小年能吃到香甜軟糯的糯米糖糍粑,細細地咀嚼著,嚼出小年的香甜滋味。
甜甜的小年,甜在嘴裏,甜到了心裏,美好溫暖了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