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工研院以科技打造農業永續未來 14年認購義賣回饋公益逾200家

勁報/勁報 2025.01.16 19:05
新聞圖片

 

▲農曆年節腳步近,新竹縣山區隨處可見金黃圓滿的桶柑,產量占了全臺近5成,因討喜的外型與產季適逢春節,又被稱為「年柑」,每年工研院都會舉辦採橘義賣活動。(圖/工研院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工研院長期研發智慧科技協助農業加值,更進一步落實公益回饋社福團體,今(1/16)日舉辦科技農產品義賣活動,工研院把LED智慧燈、農業管理系統科技導入農業,提高火龍果、菇類與青花菜等翠蔬鮮果的產量及產值,還有推廣新竹縣盛產的桶柑。工研院結合帆宣系統科技、技嘉、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潘文淵基金會、工研院院友會等長期推動,認購超過22.7萬斤,義賣所得利潤也將全數捐贈至築心之家、新竹家扶中心、藍天家園等20家社福團體,14年累計超過220家,在寒冬中增添暖意。

 

▲工研院長期研發智慧科技協助農業加值,今日舉辦科技農產品義賣活動,總共認購超過22.7萬斤,義賣利潤將全數捐贈逾20家社福團體,與社福團體一起過好年!圖左起: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秘書長賴志紳、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副主委謝國倫、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國發會主任兼參事吳文貴、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企業志工主持人賴世卿。(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副總暨永續長兼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何大安表示,2024年氣候變遷導致草莓欠收、咖啡價格飆漲,已影響民眾日常生活;近年來「永續」議題除是政府、產業、社會、全民共同追求的目標,亦為本院關注重點。工研院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研發工作,以創新為核心開發減碳科技,更希望透過科技將公益落地,協助以創新科技提升智慧農業價值,同時有效減少碳排放,為地球盡心力。

 

近年來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對「看天吃飯」的農民來說,更增添了挑戰!工研院結合民間企業與樂林食物銀行慈善機構,以超音波萃取技術協助彰化二林火龍果農民,將果實加值為營養補充食品,成功提升74倍產值;並運用智慧型LED燈滅蟲模組導入臺中霧峰菇舍,降低蕈蚋病蟲害與農藥量,提升菇類產量10%以上,讓民眾吃得安心。此外,更輔導雲林青花菜農民,採用作物整合管理系統(Integrated Crop Management;ICM),使用幾丁酵素、芽孢桿菌等友善製劑進行防治工作,成功種出口感爽脆、香氣清甜的青花菜,減少40%人力及肥料成本,以科學化管理技術,提升品質與競爭力。

 

▲工研院推廣新竹縣盛產的桶柑,每年號召志工上山採橘並舉行義賣,在寒冬中增添暖意。(圖/工研院提供)

 

隨著農曆年節腳步近,新竹縣峨眉鄉與芎林鎮等地,隨處可見滿山遍野金黃圓滿的桶柑,全臺近5成的桶柑都來自新竹縣,因為產季適逢春節,因此被稱為「年柑」。工研院攜手在地小農共同做愛心,發揮農產品做公益的力量,舉辦《大桔大利積福企》公益無籽桶柑義賣。此外,也協助卓蘭農民協助銷售優質葡萄,並加入由國發會支持工研院於中興新村地方創生育成村所輔導之特色產品,如南投仁愛鄉櫛瓜加工食品與國姓鄉地方特色咖啡等,協助企業推廣通路、展現地方特色。

 

工研院持續推動公益科技平台,落實「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精神,將研究成果延伸應用至社會公益,串聯內外部資源,關注地方創生與環境保育,以科技力攜手各界齊力增進社會福祉,創造價值。

熱門關鍵字:

社會新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