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貝克利(Michael Beckley)發表在最新一期《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 的<破碎的美國的奇怪勝利>( The Strange Triumph of a Broken America)指出,為什麼國外的權力會導致國內的功能失調(Why Power Abroad Comes With Dysfunction at Home)。貝克利是塔夫茨大學政治學副教授、美國企業研究所非常駐高級研究員、外交政策研究所亞洲計畫主任、紐約市立學院莫伊尼漢公共學者。
2/3的美國人認為該國正走在錯誤的道路上
從各方面來看,美國都是一團糟。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為該國正走在錯誤的道路上,近 70% 的人認為經濟「不好」或「差」。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了一半,從 2000 年的 40% 下降到今天的 20%。對國家的熱愛也在減弱,現在只有38% 的美國人表示愛國主義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這一比例低於2000 年的70%。政客的暴力威脅激增。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在奪回白宮的途中遭遇兩次暗殺,儘管許多美國人認為他是法西斯主義者,但他贏得了普選。一些學者將美國和魏瑪德國進行了比較。其他人則將美國比喻為最後幾年的蘇聯——一個脆弱的老年政治從內部腐爛。還有一些人認為該國正處於內戰的邊緣。
然而,這種不可否認的美國功能失調對美國實力的影響卻微乎其微,美國實力仍然具有彈性,在某些方面甚至有所增長。中國在全球財富中所佔的份額大約與 20 世紀 90 年代一樣大,而且它對全球動脈——能源、金融、市場和技術——的控制也得到了加強。在國際上,美國正在贏得盟友,而其主要對手中國和俄羅斯則日益陷入困境。通貨膨脹、巨額債務和生產力低迷仍然是嚴重問題,但與其他大國面臨的經濟和人口逆風相比,這些問題就顯得相形見絀了。
美國是一個分裂的國家,一直處於衰落之中
這就是美國實力的弔詭:美國是一個分裂的國家,一直被認為處於衰落之中,但它始終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將競爭對手拋在了後面。
這種統治地位如何從無序狀態中顯現出來呢?答案是,美國的主要資產——廣大的土地、動態的人口結構和分散的政治機構——也造成了嚴重的負債。一方面,該國是一個經濟堡壘,資源豐富,並擁有海洋邊界,使其免受入侵,同時與全球貿易相連。與人口不斷減少的競爭對手不同,在大量移民的推動下,美國的勞動力不斷增長。儘管華盛頓陷入政治僵局,但該國的去中心化體系賦予了充滿活力的私營部門比競爭對手更快的創新速度。這些結構性優勢使美國保持領先——儘管其政客爭論不休。
美國無意中加劇了代價高昂的衝突
然而,這些相同的優勢也帶來了兩個主要弱點。首先,它們加深了繁榮的城市中心和陷入困境的農村社區之間的鴻溝,加劇了經濟差距並加劇了政治兩極化。儘管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由移民推動的日益全球化、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但由於製造業和公共部門就業機會減少,許多農村地區被拋在了後面,滋生了怨恨並破壞了民族團結。其次,地理隔離和財富透過保護國家免受外部威脅而助長了與全球事務的脫離感,導致軍事和外交能力長期投資不足。同時,其巨大的實力、多樣化的人口和民主制度驅使美國在海外追求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利益。這種脫離與全球參與之間的緊張關係導致了一種空洞的國際主義,美國尋求在世界舞台上發揮領導作用,但往往缺乏充分實現其目標的資源,無意中加劇了代價高昂的衝突。
這些弱點——國內分裂和戰略破產——共同威脅美國的穩定和安全,形成了決定其實力的二元性。經濟繁榮與公民蕭條並存。無與倫比的物質實力常常被不負責任的外交政策所浪費。貿易和移民豐富了這個國家,但也給社會結構帶來了壓力,並摧毀了工人階級社區。美國領導人面臨的挑戰是解決這些矛盾。如果美國能夠平衡其野心與資源並彌合內部分歧,它不僅可以保持其實力,還可以為更穩定的世界秩序做出貢獻。否則,美國實力的悖論有一天可能會導致一切崩潰。
中國的經濟規模比共產黨聲稱的要小
美國仍然是一個經濟強國,佔全球 GDP 的 26%,與 20 世紀 90 年代初的「單極時期」相同。 2008年,美國和歐元區的經濟規模幾乎相等,但今天,美國經濟規模是歐元區的兩倍。它也比所謂的南半球國家(非洲、拉丁美洲、中東、南亞和東南亞)的經濟總和約 30%。十年前,大了百分之十。即使以當前美元計算(衡量一個國家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力的最清晰指標),中國經濟相對於美國經濟也在萎縮,而這一衡量標準對中國來說是一種奉承,因為北京方面誇大了中國的經濟數據。事實上,中國的經濟規模比共產黨聲稱的要小,而且幾乎沒有成長。中國公民的行為也印證了這種慘淡的表現,他們越來越多地用金錢和腳投票。 2021年至2024年,中國公民非法轉移數千億美元出境,成為穿越美國南部邊境成長最快的移民群體,其數量在此期間激增50倍。
人均生產力不高,產出將被浪費或在國內消耗
美國在人均財富方面的領先優勢也在擴大。 1995年,以現價美元計算,日本公民平均比美國人富裕50%;如今,美國人的財富增加了 140%。如果日本是美國的一個州,那麼它的平均薪資將是最糟糕的,僅次於密西西比州——法國、德國和英國也是如此。從 1990 年到 2019 年,在扣除稅金、轉移支付和通貨膨脹調整後,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增加了 55%,而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的人的收入則增加了 74%。儘管自COVID-19 大流行以來,大多數主要經濟體的工資都在下降,但美國的實際工資卻持續上漲,2020 年至2024 年小幅上漲0.9%。有股票的公民,感覺自己正在節節敗退由於住房和食品價格持續居高不下,但大多數人比大流行之前更加富裕,低收入工人的收入尤其強勁。自2019年以來,最低收入十分之一的薪資成長速度是中等收入者的近四倍,是最高收入者的十倍以上,幫助扭轉了過去40年累積的約三分之一的薪資不平等現象。如今,美國千禧世代的平均收入比同齡前幾代人高出約 1 萬美元(根據通貨膨脹調整),並且同樣有可能擁有住房。許多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富裕程度佔全球收入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
個人財富和龐大經濟規模的結合使美國與眾不同。與中國和印度(人口眾多但貧窮)或日本和西歐國家(面積小但富裕)不同,美國將規模與效率結合起來,產生了無與倫比的物質力量。規模本身就可以產生巨大的產出,但如果人均生產力不高,大部分產出將被浪費或在國內消耗,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全球影響力。歷史證明了這一點:19世紀,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經濟體,俄羅斯擁有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但都被德國、日本和英國等效率更高的國家擊敗。
美國債務總額2024 年將佔 GDP 的 255%
美國雖然也有經濟弱點,但整體上沒有其他主要經濟體那麼嚴重。例如,美國的全要素生產力成長(衡量一個國家將其所有資源(勞動力、資本和技術)轉化為經濟產出的效率)在過去十年中一直緩慢,但仍保持正成長,這與困擾中國的負利率不同經濟研究機構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美國債務總額(包括政府債務、家庭債務和企業債務)規模龐大,到 2024 年將佔 GDP 的 255%,聯邦債務利息支付將攀升至 14%,接近國家國防預算支出的 18%。但仍低於已開發經濟體的平均水平,仍遠低於中國不斷膨脹的債務(佔GDP的300%以上),較2021年的峰值下降了近12%。債務負擔繼續加重。
美國的功能失調對美國實力的影響微乎其微。
美國也擴大了其軍事聯盟以及對金融體系、能源市場、消費者基礎和技術發展的控制,並增強了塑造其他國家運作體系的能力。考慮一下美元。目前,人民幣佔全球央行儲備的近 60%——低於 2004 年的 68%,但與 1995 年的份額相當。與 2004 年相比,約 70% 的跨境銀行負債和外幣債務發行以及近 90% 的全球外匯交易均使用它。美元的主導地位使華盛頓能夠實施制裁,確保降低借貸成本,並將其他國家的命運與自己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持有大量美元儲備的外國政府實際上屬於一個以美國經濟健康支撐其繁榮的體系,這使得它們在採取可能最終損害其自身利益的行動(例如貨幣貶值或製裁)時猶豫不決。
美國的能源轉型進一步增強了華盛頓的全球影響力。美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進口國,現在是領先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超過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同時,它採用了能源效率和可再生技術,將人均碳排放量降至 1910 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即使在國際衝突期間,能源繁榮也使美國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保持在較低水準。例如,歐洲公司目前支付的電力費用是其兩到三倍,天然氣費用是四到五倍,促使一些外國製造商遷往美國。能源生產也幫助華盛頓使自己及其盟友免受外國脅迫。例如,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國能夠透過向其輸送石油和天然氣來幫助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的歐洲彌補能源短缺。同時,龐大的美國消費市場(相當於中國和歐元區的總和)迫使外國公司和政府與美國的貿易政策保持一致,以維持獲得世界上最有利可圖的收入來源的機會。
美國是一座紙牌屋
美國在全球創新中的領先地位進一步增強了其結構性力量。美國公司創造了全球50%以上的高科技利潤,而中國僅佔6%。這種創新優勢將美國公司置於供應鏈的關鍵點,使華盛頓能夠扭曲生產網絡,正如其協調跨國半導體對中國的限制所證明的那樣。此外,美國也擴大了軍事聯盟,增強了包圍對手和在歐亞大陸投射力量的能力。北約歡迎芬蘭和瑞典,而在印太地區,AUKUS 和四方對話等倡議加深了澳洲、印度和日本之間的關係。先前緊張的關係(例如日本與韓國之間或美國與菲律賓之間的關係)正在改善,為加強國防合作和美國軍事基地准入鋪平了道路。
批評者認為,美國是一座紙牌屋,其強大的實力掩蓋了搖搖欲墜的基礎。他們指出,政府陷入僵局、公眾信任受到侵蝕、社會分歧不斷加深,這些裂縫正在滲透到公民的基石上——他們聲稱這些裂縫將不可避免地破壞美國財富和權力的支柱。
美國實力不可思議的韌性在於其結構優勢
然而,美國歷史表明,內部動盪與地緣政治衰落之間並沒有直接聯繫。事實上,美國常常從政治危機中變得更強大。內戰之後是重建和工業繁榮。經過 1890 年代的金融恐慌後,華盛頓成為世界強國。大蕭條催生了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戰標誌著「美國世紀」的開始,這是一個美國空前佔據主導地位的時代。 1970 年代的萎靡不振,以滯脹、社會動盪以及越南和伊朗的失敗為標誌,最終被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復甦、冷戰的勝利以及 90 年代的科技繁榮所取代。本世紀初,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災難性戰爭,加上經濟大衰退,加劇了對美國衰落的預測。然而近20年後,美國世紀即將來臨。
美國實力不可思議的韌性在於其結構優勢。從地理上看,美國既是經濟中心,也是軍事堡壘。資源豐富,擁有豐富的天然通航河流和深水港口。這些特徵降低了生產成本,並縫合了廣闊的全國市場,透過海洋高速公路與亞洲和歐洲最富裕的地區相連,海洋高速公路也充當護城河。這種地理隔離使美國免受外國威脅,允許其軍隊在國外漫遊,同時增強該國作為安全港的吸引力。因此,在全球危機期間,資本往往會流入該國——即使這些危機是在美國造成的,就像 2008 年金融危機一樣。
排名前 200 的大學中約有四分之一位於美國
美國也吸引人力資本,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名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儘管低技能工人的移民壓低了某些行業的工資,但也幫助了零售、食品服務、農業和醫療保健等重要行業的人員配置,確保這些行業在供應鏈中斷和公共衛生危機期間繼續運作。再加上較高的出生率,平均每年有超過一百萬移民湧入,使美國成為唯一一個其主要勞動年齡人口預計在本世紀持續增長的大國。相較之下,其他主要國家則面臨急劇下降:到本世紀末,中國25歲至49歲的工人人口預計將下降74%,德國下降23%,印度下降23%,日本下降44% ,俄羅斯的增幅為27%。
儘管美國的政治體係常常看起來陷入僵局,但其分權結構——在聯邦、州和地方各級分配權力——賦予了比中國、日本、俄羅斯和英國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勞動力。與大多數在民主化之前就發展出強大國家的自由民主國家不同,美國生來就是一個民主國家,直到 1880 年代才開始建立現代官僚體系。美國憲法制度旨在最大限度地實現自由並限制政府,限制了國家能力,但卻促進了商業。主流媒體關注總統賽馬,但往往忽略當地經濟和私部門的活力。美國在創新和營商便利度方面始終處於或接近全球領先地位,與歐洲國家相比,美國登記財產或執行合約所需的步驟和時間大約只有歐洲國家的一半。因此,美國人的開辦企業比率是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和俄羅斯的兩到三倍,是中國和英國的一倍半。他們的工作時間也比德國工人長 25%,每小時的產量比日本工人高 40%,並且比任何其他主要勞動力更頻繁地僱用和解僱,效率也更高。這種勤奮、適應性強的勞動力市場幫助美國從危機中復甦:例如,美國失業率在2022 年反彈至疫情前水平,並維持在4% 左右,這是自20 世紀60 年代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低失業率時期。
美國的去中心化系統也擅長跨產業採用和擴展創新,這種能力對於長期成長比單獨的發明更為重要。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的同行相比,美國地方——就像美國企業一樣——受到中央政府繁文縟節的限制較少。聯邦機構制定了廣泛的指導方針,允許各州根據當地需求制定法規,嘗試不同的方法並競爭投資。因此,成功的想法往往會迅速傳播。美國深厚的創投市場(約佔全球創投市場的一半)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擴散優勢。企業和大學之間的密切合作關係增強了這個生態系統,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學中有七所位於美國,排名前 200 的大學中約有四分之一位於美國。
中國優先考慮其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產業
正如政治學家杰弗裡·丁(Jeffrey Ding)所表明的那樣,充滿活力的美國體系始終從新技術中獲得的收益甚至比發明新技術的國家還要多。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英國開發了蒸汽機,但美國人將其更廣泛地應用於工廠、鐵路和農業,創造了廣為人知的大規模生產的「美國體系」——這一模式推動了美國的發展” 經濟超過了1870 年代的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德國在化學研究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美國在化學工程方面表現出色,將先進技術應用於石油、冶金和食品加工等產業。整體而言,從 1870 年到 1913 年,美國經濟成長速度比德國快 60%,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是德國經濟的 2.6 倍。冷戰期間,蘇聯將國內生產毛額的更大比例投入研發中,僱用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數量幾乎是美國的兩倍。然而龐大的共產主義制度耗盡了資源並抑制了創新。到了 20 世紀 80 年代,蘇聯仍停留在類比時代,每年僅生產數千台計算機,而美國公司則生產數百萬台計算機,並引領數位革命。同樣,日本在半導體和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美國將這些創新更廣泛地整合到其經濟中,提高了生產力,而日本在 20 世紀 90 年代停滯不前。
如今,美國在創新方面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儘管美國政府有時會參與產業政策(例如,透過最近對半導體製造和可再生能源的投資),但它通常依賴激勵措施和公私夥伴關係而不是直接控制,從而使新發現和技術能夠在各個部門有機傳播。相較之下,中國補貼驅動的專制模式創造了孤立的創新領域,卻沒有提高整個經濟的生產力。中國優先考慮其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產業,例如電動車和再生能源產業。但這兩個產業僅佔中國經濟的3.5%,不足以抵銷臃腫的房地產和建築業的下滑,這兩個產業約佔GDP 的30%,自2021 年以來已經蒸發了18 兆美元的家庭財富。
中國高額補貼模式的成本是龐大的。自 2009 年以來,僅電動汽車產業就獲得了 2,310 億美元的補貼,其中政府的支持佔其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這些支出支撐了有政治關係的企業,但也耗盡了家庭財富,抑制了消費,助長了產能過剩、債務和腐敗——所有這些都以犧牲對中國公民的投資為代價,特別是在教育和醫療保健方面。正如經濟學家 Scott Rozelle所表明的那樣,在只有不到一半人口居住的農村地區,這種忽視導致大約3 億人缺乏在現代經濟中工作所需的教育或技能。嚴格的監管和政治打壓進一步限制了創新,新科技新創公司從2018 年的5 萬多家下降到2023 年的僅1,200 家。發展的限制。
美國暴力犯罪的發生率是西歐的四到五倍
儘管美國異常繁榮,但社會經濟差距依然龐大。儘管美國的貧窮率從 1967 年的 26% 下降到 2023 年的 10%,但仍高於西歐,暴力犯罪的發生率是西歐的四到五倍。社會安全和醫療保險幫助老年人,但工作年齡的美國人獲得的支持要少得多,美國在職業培訓上的支出僅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兒童保育和早期教育上的支出略高於三分之一。這種差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富有的美國人是自由世界中最富有的人,而最貧窮的美國人卻是最有可能挨餓的人。儘管最近經濟和種族不平等有所縮小(黑人和拉丁裔工人的薪資成長速度快於白人工人),但差距仍然很明顯,並引發了激烈的政治分歧。
這些分歧中最具爭議的是城鄉分歧,諷刺的是,這種分歧是由創造美國整體繁榮的相同因素所驅動的:大陸規模、分散的機構和移民推動的成長。城市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全球化、移民以及向知識和服務型產業的轉變。相比之下,大多數農村地區卻落在了後面。許多人仍然依賴農業、製造業和公共部門就業等不斷萎縮的部門。然而,儘管經濟基礎不斷下降,農村地區仍透過參議院和選舉團行使與其人口和經濟產出不成比例的政治權力。美國的製度因此使農村地區變得貧困,並在政治上賦予了他們權力,威脅到美國民主的穩定性。
這種城鄉裂痕是富裕民主國家中最嚴重的,其根源可以追溯到美國的過去。十九世紀,工業化的北方與農業、蓄奴的南方之間的分裂在南北戰爭中達到高峰。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透過將製造業分散到城鎮和鄉村暫時減少了這些分歧。但在二十世紀末,全球化和科技變革引發了命運的分化。 1990年代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以及隨後十年學術界所說的“中國衝擊”,都將就業機會轉移到海外,掏空了美國的製造業城鎮。從2000年到2007年,美國失去了360萬個製造業工作崗位,隨後在2008年金融危機和隨後的經濟衰退期間又失去了230萬個工作崗位。商業和稅收通常依賴單一工廠的農村城鎮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隨著工作崗位的消失,藍領階級被迫進入薪資較低的領域,如建築、農業、倉儲和零售業。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院的詳細審查,在這些行業中,移民勞動力供應每增加 1%,移民就會使技能最低的本土出生工人的收入減少 0.5% 至 1.2%。
更糟的是,農村地區嚴重依賴地方政府的工作崗位,地方政府工作崗位約佔就業的 20%,而城市地區則佔 10%,占美國農村收入的 30% 以上。隨著稅收收入下降,地方政府取消了許多公共部門職位,例如學校和警察部門的職位,以平衡收支。儘管私部門經濟多元化的城市地區能夠在金融危機發生後的幾年內復甦,但到2019 年,該國近一半的農村縣仍未恢復到經濟衰退前的就業水準:從2000 年到2019 年, 94% 的農村縣的就業水準尚未恢復到經濟衰退前的水準。美國農村地區也遭受了其他方面的苦難。由於美國農村地區必須開車更遠的距離才能獲得有限的食品和醫療服務,因此更容易受到高油價和當地壟斷的影響,因此從2020 年到2020 年,農村地區此類商品和服務的成本上漲速度比城市快9%。
經濟繁榮與公民蕭條並存。
這些困難的代價是顯而易見的。美國鄉村各地空蕩蕩的主要街道、關閉的學校和關閉的醫院。農村縣出生人口少,葬禮多。 1999年,城市和農村的死亡率相似。然而,到 2019 年,農村地區的壯年成年人(25 歲至 54 歲)死於慢性病等自然原因的可能性高出 43%。到 2018 年,美國農村地區死於自殺的可能性增加了 44%,到 2020 年,他們死於酒精相關原因的可能性增加了 24%。如今,農村地區的預期壽命比城市地區落後兩年,隨著受過教育的年輕工人遷移到城市尋找更好的機會,41% 的農村人口正在減少。
這些經濟轉變在選舉地圖上顯而易見。在冷戰的大部分時間和1990年代初,城鄉之間的黨派差距相對較小;例如,在1992年的總統大選中,農村選民只比城市選民支持共和黨兩個百分點。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這種差距急劇擴大。到 2020 年,農村選民對共和黨的支持率比城市選民高 21 個百分點,增加了十倍。 2022 年中期選舉凸顯了這一趨勢:68% 的城市選民支持民主黨,而 69% 的農村選民支持共和黨。在 2024 年總統大選中,出口民調顯示,川普在農村選民中的勝率比 2020 年翻了一番,從 15 個百分點增至 30 個百分點。
兩黨之間的文化裂痕日益威脅美國的民主穩定
黨派之爭與種族、年齡、教育和宗教重疊,將政治分歧轉化為文化衝突。農村地區仍然主要是白人、老年、教育程度較低的基督教選民的家園,這些選民與共和黨密切相關。沒有大學學位的工薪階層男性現在構成了共和黨基礎的支柱,共和黨基礎仍然以白人為主,但越來越多地包括拉丁裔男性,其中大多數人在2024 年投票支持川普。受到體面工資減少的打擊最嚴重過去二十年的藍領工作和工資。正如經濟學家尼古拉斯·埃伯施塔特(Nicholas Eberstadt)所表明的那樣,壯年男性目前的失業率與大蕭條時期相當,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男性的失業率甚至更高。同時,民主黨主要依靠受過高等教育的白人、少數族裔、女性、年輕選民和世俗人士的城市支持。
兩黨之間的文化裂痕日益威脅美國的民主穩定。一些共和黨人意識到人口和經濟變化對他們不利,因此在 2020 年大選後引入了限制性投票措施,理由是對選舉公正性的擔憂。一些民主黨人對他們認為不公平的反多數制度感到沮喪,因此推動全面改革,例如廢除選舉團制度、改革阻撓議事制度以及擴大最高法院規模。各方沒有尋求妥協,而是採取了排擠對方的策略,破壞了國家團結和民主規範。
聲音大,棍子脆
在多民族工人階級聯盟的推動下,川普在 2024 年獲勝可能會重新調整政黨的優先事項。共和黨人現在可能會嘗試增加選民投票率,因為民主黨可能會發現自己在捍衛反多數主義機構。更重要的是,這一轉變可能為共和黨推行旨在幫助工人階級社區和彌合城鄉鴻溝的政策鋪平道路,例如在農村地區擴大高速互聯網以實現遠程工作,修建道路和診所以促進經濟增長。和醫療保健准入,提供稅收優惠以吸引企業,並建立適合當地行業的就業培訓中心。但城鄉差距本身仍然是改革的強大障礙,因為它助長了政治兩極化和僵局。這條斷層線可能在未來幾年定義美國社會,在危險的世界中威脅到國家凝聚力。
美國的地理、人口和政治優勢造成了另一個弱點:傾向於追求全球利益而不投入足夠的資源來預防衝突。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建議領導人“輕聲細語,揮舞大棒”,但如今的華盛頓經常反其道而行之:嘴上強硬,但準備不足,在受到挑戰時求助於制裁或導彈襲擊等生硬手段。這種「雞鷹」做法會挫傷盟友的士氣,激怒對手,並使衝突升級,而這些衝突本來可以透過更強有力的接觸來遏制,或透過更好的判斷來避免。更糟的是,在和平時期過於被動之後,美國有時會在戰爭中反應過度,陷入泥潭,就像9/11襲擊後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情況一樣。
美國人想置身於外國衝突之外,這些力量把他們拉進
這些趨勢源於使美國強大的相同品質。美國人常常忽視全球事務,因為海洋保護他們的國家免受外國威脅,而且美國經濟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的。出口僅佔 GDP 的 11%,而全球平均約為 30%。大多數貿易對美國來說都是可自由支配的,因為美國在食品、能源和技術等重要商品的生產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此外,該國分散的機構導致了一系列不同的優先事項,使得全國動員很少見,除非明確而現實的危險迫使人們團結起來。結果,外交政策經常變成一場黨派之爭,各種問題都被拋來拋去以獲取政治分數,而嚴重的威脅卻被忽視,直到它們爆發。
然而,安全、財富和自由使美國能夠降低外交政策的優先地位,同時也促使其維護全球利益。憑藉著無與倫比的實力,美國感到有必要在所有事情上製定政策。這種衝動分散的美國體系——尤其是其自由媒體和喧鬧的國會——放大了,它賦予了包括僑民、企業、人權組織和國家安全官僚機構在內的聲音,以倡導海外的各種行動。同時,較弱的國家遊說美國保護其免受更強大的專制鄰國的侵害,而這些鄰國反過來將美國及其作為繁榮民主國家樹立的榜樣視為對其統治和勢力範圍的威脅。作為回應,中國、伊朗、北韓和俄羅斯等獨裁國家對美國採取軍事行動,並試圖分裂其聯盟並顛覆其民主。即使美國人想置身於外國衝突之外,這些力量常常把他們拉進來。
激怒了俄羅斯,卻沒有有效威懾俄羅斯
因此,美國的權力結構創造了分離和接觸的競爭壓力。結果是空洞的國際主義形式,有時會導致威懾的災難性失敗。例如,在 1920 年代,美國反對德國和日本的擴張,但將執行工作外包給《凱洛格-布里安條約》(該條約禁止戰爭)和國際聯盟(華盛頓隨後拒絕加入這些條約)等條約。美國從歐洲撤軍,同時要求盟國償還債務,而這些盟國將成本轉嫁到了德國身上,加劇了德國的金融動盪,並加速其滑向納粹主義。同時,在亞洲,美國放棄了海軍現代化和地區防禦計劃,但對日本實施了越來越嚴厲的製裁,加劇了東京對華盛頓的敵視和脆弱印象,從而為襲擊珍珠港鋪平了道路。 20 世紀 90 年代和本世紀初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雖然北約成員數量幾乎翻了一番,新增了 12 個國家,但美國將其在歐洲的駐軍數量減少了一半,並將北約的重點轉向了中東的反恐行動。 2008年,美國暗示喬治亞和烏克蘭最終可能加入該聯盟,但沒有提供具體的入盟途徑,從而激怒了俄羅斯,卻沒有有效威懾俄羅斯。
無休無止的和平時期任務,正讓美軍捉襟見肘
在其他情況下,空洞的國際主義導緻美國完全忽視威懾。有幾次,它讓自己和對手相信,它對某個地區沒有什麼興趣,只會對那裡的侵略做出大規模反應,從而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例如,1949年,美國將朝鮮半島排除在其防禦範圍之外,並撤軍。然而,當北韓入侵南韓時,美國強力幹預,逼近中國邊境,引發中國猛烈反擊。這一衝擊加劇了冷戰時期對共產主義擴張的恐懼,並鞏固了骨牌理論:如果一個國家陷入共產主義,它的鄰國也會陷入共產主義。這個想法反過來又推動了華盛頓對越南的災難性介入。同樣,1990年,美國沒有認真努力阻止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但事後卻拿起武器擊退了攻擊。結果是海灣戰爭和美國在中東的長期軍事存在,這反過來又動員了基地組織等聖戰組織——這一結果最終導致了 9/11 襲擊以及美國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
世界現在面臨多重威脅:中國正在進行自納粹德國以來最大規模的和平時期軍事集結,其軍艦、戰鬥機和飛彈的生產速度是美國的五到六倍。俄羅斯正在發動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伊朗正在與以色列相互攻擊,北韓正在派遣數千名士兵在烏克蘭為俄羅斯作戰,同時準備與南韓開戰並開發可以到達美國本土的核子飛彈。儘管將這些政權視為敵人,美國的國防支出僅佔 GDP 的 2.7%,這一水平與冷戰後的 90 年代和孤立主義的 1930 年代相當,遠低於冷戰時期 6% 至 10% 的水平。徵兵危機加劇了這一缺口,77% 的美國年輕人因肥胖、藥物或健康問題而沒有資格參軍,只有 9% 的人表示有興趣入伍。在與中國發生潛在衝突時,美軍將在幾週內耗盡其彈藥庫存,而美國國防工業基地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生產替代品。不斷上升的人員成本,加上無休無止的和平時期任務,正讓美軍捉襟見肘。
透過將外交敵意與軍事上的不準備結合在一起,美國再次向世界發出了一個混合信號:黃色交通燈。當然,黃燈通常會促使激進的司機加速。美國的模糊性並不重要——直到中國、伊朗、北韓或俄羅斯決定是時候用武力奪取其長期以來聲稱擁有的東西。
衰落論的危險
自蘇聯解體以來,專家敦促政策制定者為多極化做好準備,預計美國將受到新興大國的挑戰或超越。但現實卻走了不同的路。美國仍然在經濟上佔據主導地位,而其他競爭者——無論是對手還是盟友——正在陷入長期衰退。人口減少和生產力停滯正在削弱曾經占主導地位的歐亞國家的實力。同時,印度和奈及利亞等人口大國由於基礎建設薄弱、貪腐和教育體系薄弱,難以躋身全球價值鏈之列。製造業的自動化和商品化正在切斷傳統的成長道路,使許多發展中國家陷入債務、青年失業和政治不穩定的泥沼。目前的趨勢並沒有引發其他國家的崛起,而是正在鞏固一個單極世界,其中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周圍是衰落的大國以及中等強國、發展中國家和失敗國家。
從長遠來看,一個沒有崛起大國的世界可以透過減少霸權戰爭的風險來促進穩定。過去250年來,工業革命導致經濟、人口和軍事規模在一代人的時間內翻了一番甚至更多,引發了對資源和領土的激烈競爭。但那個時代正走向終結。人口減少、經濟停滯以及財富集中在美國,使得新的大國崛起的可能性不大。一些分析人士將中國、伊朗、朝鮮和俄羅斯描述為“軸心”,但世界不太可能重蹈1942年的覆轍,當時德國、日本和義大利奪取了世界一半的生產能力。今天衰落的挑戰者缺乏迅速佔領歐亞大陸的實力,而一旦大國動搖,它就不再有人口增長反彈的能力,就像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和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所做的那樣。例如,很難想像俄羅斯會從烏克蘭的廢墟中崛起並征服歐洲大片地區。隨著崛起大國的衰落,世界可能會變得更加穩定。
但現在,一些威脅迫在眉睫。衰落的大國可能會訴諸絕望的民族統一主義戰爭,以奪回他們認為「失去」的領土,並避免永久陷入二線地位。俄羅斯已經在烏克蘭這樣做了,中國也可能在台灣或在南海針對菲律賓採取類似的行動。儘管這些衝突的規模可能無法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相比,但它們仍然可能是可怕的,涉及核威脅和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攻擊。中國、北韓和俄羅斯面臨經濟和人口下降,但它們最有可能的目標——韓國、台灣和波羅的海國家——也面臨經濟和人口下降,這確保了歐亞大陸的軍事平衡仍將面臨激烈爭奪。即使不引發大規模戰爭,中國和俄羅斯也可能逐漸轉變為巨大的朝鮮,越來越依賴極權主義和軍事勒索來破壞他們不再希望主宰的國際秩序。
空洞的國際主義有時導致美國忽視威懾
另一個威脅是猖獗的國家失敗,特別是在人口快速成長的債務纏身的國家。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人口預計到 2050 年將增加 10 億,但其大多數經濟體已陷入財政危機。製造業不再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各國政府正在削減社會支出以支付外國貸款利息。據聯合國稱,估計有 33 億人生活在利息支付超過教育或醫療保健投資的國家。主要經濟體的停滯使局勢進一步惡化。例如,經濟放緩的中國停止了大部分外國貸款,同時減少了從貧窮國家的進口,並向這些國家的市場提供了大量的補貼出口,這給這些國家的經濟帶來了三重打擊。
國家失敗的螺旋式上升可能放大第三個威脅:民主國家反自由主義的持續抬頭。許多民主國家已經在與人口下降、經濟成長乏力、債務飆升和極端主義政黨崛起作鬥爭。來自失敗國家的難民激增可能會進一步加強這些反民主運動。例如,在敘利亞內戰導致超過一百萬難民湧入歐洲後,獨裁政黨在整個歐洲大陸取得了巨大進展。自由民主在經濟擴張、人口成長和社會凝聚力增強的時代蓬勃發展,但它是否能在經濟停滯和大規模移民的時代中生存下來還不確定。
美國必須遏制這些威脅,同時繼續利用其地理、人口和製度優勢。關鍵的第一步是拒絕認為該國注定會衰落的誤解。大約四十年前,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在這些書中指出,美國人必須害怕衰落才能避免衰落。但恐懼有可能成為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隨著一些美國人對體制失去信心並轉向反自由的解決方案,一種誇張的衰落感已經開始破壞民主的穩定。出於對人口結構變化和「大替代」陰謀論的擔憂,有些人團結起來支持白人民族主義,這些陰謀論錯誤地聲稱政治菁英鼓勵大規模移民,用少數族裔取代美國白人。其他人則煽動少數族裔的不滿情緒,以種族界限動員選民。這種憤世嫉俗的策略助長了有害的政策,例如削減警察經費或大規模驅逐出境,削弱對民主的信任,並有可能使煽動者瓦解共和國的制衡。
由於擔心衰落,美國可能傾向於保護主義和仇外心理,將自己封閉起來,而不是參與國際競爭,這將削弱其核心優勢。該國的繁榮依賴商品、人員和思想的自由流動,像海綿一樣吸收外國人才和資本,並建立了吸引盟友的全球商業秩序。但如果美國接受一種關於衰落的錯誤說法,它就有可能成為一個流氓超級大國,一個決心從世界其他地區榨取每一分財富和權力的重商主義龐然大物。關稅、制裁和軍事威脅可能取代外交和貿易,聯盟可能成為保護費,移民可能受到嚴格限制。這種本土主義轉向可能會給美國人帶來短期收益,但最終會傷害他們,讓他們所居住的世界變得更加貧窮和不安全。貿易和安全網路可能崩潰,引發資源驅動的衝突,並消除在核不擴散、氣候變遷、流行病和其他全球挑戰方面合作的任何可能性,從而加速陷入無政府狀態。
美國缺乏反擊大規模侵略的意願或能力
最直接的危險是,美國將使自己及其對手相信,它缺乏反擊大規模侵略的意願或能力。為了避免在沒有支持的情況下維護自己的利益(從而在沒有威懾侵略者的情況下激怒侵略者)或過早地從某些地區撤軍(迫使倉促且代價高昂的重新進入),美國必須嚴格重新評估其核心利益,並確定在哪些方面遏制侵略是必要的。美國國家安全機構認為,這意味著阻止中國、伊朗、北韓和俄羅斯摧毀鄰國。這種信念──強大的修正主義暴政應該受到遏制──既簡單又很難學。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從歐亞大陸撤軍,這項決定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相較之下,二戰後,美國在歐亞大陸維持了和平時期的聯盟,最終在沒有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情況下擊敗了蘇聯共產主義,為全球繁榮和民主空前的繁榮提供了安全基礎。無論過去或現在,成功的關鍵是將實力與外交結合:建立可靠的軍事存在以遏制侵略,同時為修正主義國家提供一條在放棄軍事征服的情況下重新融入西方的道路。
冷戰期間,美國遏制了蘇聯,直到內部弱點迫使莫斯科撤退。類似的策略今天也可以發揮作用。中國經濟停滯不前,人口不斷減少。俄羅斯深陷烏克蘭泥潭,伊朗飽受以色列打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和伊朗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都是年長的國家元首,他們的統治可能會在未來一兩年內結束。美國不需要無限期地遏制其政權——也許只要足夠長的時間讓當前的趨勢發揮作用。隨著權力的衰落,他們的帝國夢想似乎越來越難以實現,這可能會促使繼任者制定新的路線。同時,華盛頓應該透過移民歡迎他們最聰明的人才來到美國,並透過學生簽證、外交交流和非戰略貿易加強與他們社會的聯繫,從而削弱他們的實力。
然而,中國、伊朗、北韓和俄羅斯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間緩和下來。美國與這些國家的鬥爭可能不會永遠持續下去,但華盛頓必須為一場可能持續數年的競爭做好準備。在這場比賽中,國內團結至關重要。在被忽視的領域投資就業、基礎設施、住房和教育,並重燃公民義務精神,不僅對於彌合國家裂痕至關重要,而且對於增強美國抵禦外國威脅也至關重要。呼籲美國人反抗獨裁侵略並不意味著倉促參戰;這意味著創造一個透過對軍事力量和外交外展的持續投資來確保和平的未來。這意味著團結一個國家承認其巨大的力量,並接受運用它的責任,不是在瘋狂的反應中,而是在暴風雨來臨之前——有目的地和謹慎地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