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附小師生參加太平洋盃113學年度全國中小學網路小論文專題暨本土使命式行動研究競賽,表現優異,榮獲一金一銀的佳績。李玲惠校長表示,慈小重視主題研究,透過小論文競賽平台,實地踏查及收集資料,思考與本土議題的連結,關懷在地環境與文化,開拓人文領域的探索視野。本次參賽成績優異,展現最佳素養學習成果。
慈小教務主任王佩茹表示,新課綱重視自主學習,網路小論文暨本土使命式學習競賽提供最佳平台,引導學生快速成長。在慈小鼓勵自主學習,從生活中觀察、研究自己有興趣的議題,再延伸出可深入探究的內容。學生們平時的課堂學習已有基本簡報製作技巧與口頭發表能力,結合各領域科任老師專長,引導學生小論文競賽,師生共同成長。
這次慈小獲得自然探究類金獎的「用綠發電-渦輪植物發電機」,由五年級沈子善、林承叡;三年級楊巧眸、王昱晴進行探究,張露芷老師指導。台灣是能源缺乏的國家,如何以綠能解決發電的問題一直困擾大家,透過文獻踏查,學生發現加了益生菌的渦輪式植物發電機可以拿來充電池、可以為小型風扇、一些小型玩具或機械裝置提供電力,提高在居家應用中的實用性。
林承叡指出,地球面臨的能源危機讓我們深刻認識到開發可持續且無污染的能源的重要性。然而,綠色能源最大的挑戰在於其產量的不穩定和供電能力的限制。儘管如此,小規模的發電仍能成為家庭的輔助能源。研究如何提升植物發電的效能,不僅有助於環境保護,還可以在家庭中實際應用,這已成為我們這一代的使命。在這次小論文中,我們深入探索了電流串聯的實際操作過程,對電學理論的理解變得更加清晰。我們將水果電池的概念應用於日常生活中,這是我們參與小論文活動的最大收穫。
沈子善也表示,在小論文的探索過程中,我們經歷了從研究構想到實驗執行的多重階段,獲得了許多新體驗。我們發現,生活周遭的一切都是科學的體現:植物發電依賴光合作用、有機物質和微生物,甚至根系與微生物的共生原理也被應用於此。這一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如同隨手可得,而在加入益生菌以提高植物發電效能的實踐中,我們最終創造出了渦輪發電的成果。這種「做中學、學中做」的經歷,對自然現象的奧秘有了更深的理解。師公 上人的環保志業就是友善環境,永續地球最佳示範,這引導我們這次的研究發想,我們的地球只有一個,是應該共同來保護。
而在各類議題中,另一組學生以「真的?假的?AI的虛與實」獲得銀獎,參賽學生為六年級胡展嘉、謝哲昕;四年級陳彥綸,由鄔雪惠老師、楊宗諭老師指導。學生先透過查詢資料,了解AI發展史、功能應用,以及未來展望,並透過訪談進一步認識AI相關知識。再透過問卷,針對AI詐騙議題進行提問,進行統計分析。
孩子們發現,「隨著AI詐騙手法愈來愈高明,如何辨識影音、照片的真偽,應該是愈來愈重要的議題。人工智慧在許多領域都可以成為有益的工具,提高效率和創造力。然而,使用AI時需要考慮倫理問題和適當的監管。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之間的合作和負責任的使用變得尤為重要。」
李玲惠校長感恩所有師長利用課餘時間用心指導學生,欣見師生透過網路小論文暨本土使命式學習競賽獲得學習,符合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精神,培養核心素養,彰顯以學習者為主體,包含「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三大面向的全人發展,透過與生活情境的結合,學生能夠理解所學,進而整合和運用所學,解決問題、推陳出新,成為與時俱進的終身學習者。
撰文/王佩茹;攝影/慈小教師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