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洪存正專欄】《自然》2024十大科學人物 (3) :李春來從月球帶回了岩土

銳傳媒/ 2024.12.20 10:03

【洪存正專欄】《自然》2024十大科學人物 (3) :李春來從月球帶回了岩土

6月25日,李春來熱切地看著載著第一批月球背面碎片的太空艙降落在地球上。 「樣品,我終於抓住你了,」他想道,彷彿在對一個他多年來試圖智取的對手說話。

這一刻為中國嫦娥六號任務副總設計師李數十年的辛勤工作畫上了句號。這架重達 3,200 公斤的著陸器(大約與一輛皮卡一樣重)花了兩天時間在月球表面鑽探和舀取材料,然後將樣本送回地球。

李是決定太空船將在月球著陸的地點的核心人物,也是最早分析運回的岩石的人之一。他和他的 70 名左右工作人員團隊負責監督中國太空任務期間收集的數據,其中包括樣本的儲存和分發。 「他真正擅長的是協調,」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布朗大學的行星地球科學家詹姆斯·海德說,他與李進行了廣泛的合作。

當他還是一名研究地質學和宇宙化學的年輕研究員時,李說他從未想像持有來自月球的樣本。但自2007年嫦娥一號被送入月球軌道以來,他就一直參與確定中國探月計畫的科學目標。他在嫦娥五號任務中也扮演了類似的角色,這次任務從月球近側帶回了土壤和岩石。

研究人員表示,最新一批貨物包含來自地球看不見的半球的近兩公斤月球物質,可能會解開許多關於月球早期演化以及更遠行星的謎團。

「我們一直夢想著從月球背面獲取樣本,」法國圖盧茲天文物理學和行星學研究所的行星科學家帕特里克·皮內特說。

抵達地球一天后,太空艙位於北京國家天文台李的實驗室。李和他的團隊花了幾天的時間,使用各種工具,敲擊、扭曲和叮噹作響,才將珍貴的材料從密封的金庫中釋放出來。為了保護材料,他們將其存放在充氮的盒子中。李說,裡面的粉末「蓬鬆」且「非常新鮮」。這些樣本的顏色比月球近側的樣本顏色淺。 「這很特別,」李說。

這些岩石和灰塵是從南極艾特肯盆地最深處收集的,該盆地被認為是月球上最大、最古老的撞擊坑。選擇這個地點是因為它可能含有的物質的多樣性,例如熔岩流和月殼碎片,甚至是下面的地函。澳門科技大學行星科學家徐毅說,這些樣本「就像所有這些歷史事件的記錄者」。香港大學行星地質學家錢雨綺表示,研究它們將有助於揭開「月球的許多秘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