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立法院攻防與選罷法修正:民主體制的傷害/魯云湘

台灣好報/ 2024.12.20 23:21

魯云湘(國際事務研究者)

近期,立法院關於選罷法修正案的討論,引發激烈的政治攻防。這次修法由在野黨提出,旨在調整選舉制度,但遭到執政黨強烈反對。為加速修法的進度程序,在野黨甚至嘗試封鎖立法院,阻止執政黨立委進入議場。最終,執政黨號召群眾走上街頭抗議。這一連串的事件,揭示兩大政黨在政治操作中的對立與矛盾,並且暴露出台灣民主進程中所面臨的困境。

選罷法修正案由在野黨提出,目的是改革現行選舉制度,特別是在選舉過程中的規範與程序上,以確保更加公平與透明。然而,執政黨認為此時提出修法不符合當前社會需求,且可能帶來特定利益集團的操作空間,因此強烈反對。

這場選罷法修正案的討論,從一開始便引發朝野的激烈對立。執政黨的反對不僅停留在立法院內的辯論,還延伸至外部的抗議活動,尤其是在立法院外發生的抗議,反映出朝野之間極為對立的格局。

在野黨為加快通過選罷法修正案,采取封鎖立法院的策略,試圖阻止執政黨立委進入議場。這一行為直接促使執政黨強烈反應,並號召群眾走上街頭抗議。此時,朝野的行為顯示出台灣政治環境中,政治力量不僅在立法院內展開對抗,還擴大到社會動員,進一步加劇社會的對立面。

執政黨動員民間力量進行抗議,試圖通過群眾壓力影響選罷法的修訂。儘管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激發支持者的熱情,但同時也帶來了多層面的風險考量:

1.在政治鬥爭中動員群眾干預立法院議事,可能會削弱議會運作的正當性與權威。這一做法讓外界質疑,民主程序是否仍然受到尊重。

2.當群眾的力量過度政治化,尤其是抗議行動有可能轉為暴力甚至失控時,社會的分裂與對立將加劇。這樣的局面不僅會對政府形象造成損害,也會導致社會信任的崩塌。

3.執政黨在掌握權力後,再次動員群眾抗議,容易引發雙重標準的批評,並讓民眾對當前政府的道德正當性產生懷疑。

然而,無論是在野黨封鎖立法院的行為,還是執政黨的群眾抗議,都顯示出雙方的行動並未遵循民主與法治的基本原則。在這場選罷法修正案的討論中,朝野都選擇以非正當手段來推動,或是反制政治目標,進一步損害民主制度的完整性。

最終,修法案順利完成三讀通過。這一過程中雖然有爭議,但顯示出台灣政治體制的運作,仍具有強大的控制力。儘管如此,對這一修法的過程及其效果仍需進一步反思。尤其是,是否真正達到選舉公平的目標,並能夠獲得社會群眾廣泛的認同。

選罷法修正案的過程,不僅是立法院內的攻防戰,亦反映台灣民主體制的複雜與脆弱性。當執政與在野的政治力量,選擇極端的手段來推進或反制法案時,無論結果如何,都已經對法治與民主的尊重,構成影響及最壞示範。

民主制度的成熟,需要在保障程序正義的基礎上,對不同政治力量進行平衡與妥協。然而,當政黨為求自身的政治利益,而忽視法治與公共利益時,民主進程便會陷入危機。朝野間應在尊重法治的框架下尋求共識,避免過度政治化的對立,以確保台灣民主的健康發展。(圖/翻攝自立法院直播)

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焦點 評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