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藍營政治人物爭相赴對岸「交流」之際,中國上海復旦大學教授沈逸日前在網路節目發表「對台灣揍一頓就行」言論,激起台灣輿論群情激憤。沈逸16日深夜再發狂言,嘲諷台灣新近採購的M1A2T戰車「只是大陸軍事博物館委託台灣島內暫時收藏保養的藏品罷了」。
看在台灣人眼中,沈逸的鷹派言論或許只是為了賺取聲量,但事實上,沈逸與國台辦副主任仇開明,和偏激言論頗受中國網民追捧的學者張維為、陳平,均出身於上海「復旦幫」,師承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看似各有不同專責領域,卻同樣負責在中共黨內擔任理論打手的角色。
稱台灣消耗中國善意 中鷹派學者嗆「揍一頓就對了」
X帳號「李老師不是你老師」日前發佈一則短片,內容是中國學者沈逸不久前在與新黨前發言人王炳忠對談時發表狂妄言論,聲稱不需要為台灣民眾考慮太多,因為中國無法了解台灣人的思路,也沒辦法了解。他引述台灣前立委蔡正元過去的發言說,中國是無法理解台灣的,因為中國只做過「半殖民地」,而香港和台灣都曾經是「殖民地」。
沈逸接著說,「殖民地的特點是什麼?你揍他一頓就對了!你不用想太多,因為他們只要不想死,就會自己想通。」他更聲稱,台灣已經把中國的善意都消耗掉了,幾年後台灣人可能懷念當初有「最好的選擇機會」。
近日,复旦大学教授沈逸在节目中聊台湾:不要为台湾民众考虑太多,台湾和香港都曾是殖民地,殖民地你只需要揍他一顿就行了,台湾现在已经把大陆的善意消耗掉了。 pic.twitter.com/A8T8Y39ZHe
—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whyyoutouzhele) December 15, 2024
藍營就兩岸議題接力施壓 沈逸狂言引關注
近日正值台北與上海舉行「雙城論壇」,前總統馬英九緊接著率團赴中國交流,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也提出兩岸論述,藍營接力藉兩岸議題向執政黨施壓,加上中國媒體正大肆宣傳澳門政權移交25週年,沈逸這番言論恰好在此時被高調釋出,引發台灣輿論嘩然。
2024雙城論壇展開,台北市長蔣萬安接待上海市副市長華源一行人。(王侑聖攝)
面對台灣社會的抨判,沈逸本人立刻在微博上撇清,將言責推給蔡正元。然而一向藉助鷹派言論賺取流量的沈逸,仍然忍不住對台灣議題再發表看法,聲稱台灣近日向美國採購的首批M1A2T戰車是「大陸軍事博物館委託台灣島內暫時收藏保養的藏品」。他更聲稱,對照中國在珠海航展定制版無人機地獄景觀,那些「收藏品」夠不夠分也是個問題。
沈逸將揍台灣一頓的言論,推卸責任給蔡正元。(取自沈逸微博)
「復旦幫」成王滬寧打手 藉鷹派言論操弄涉台議題
中國學術圈有不少打著「台灣專家」旗號拚網路聲量的學者,因此沈逸後續言論並未繼續在台灣引起更多關注。然而敢在中國網路環境中大鳴大放的沈逸,背景並不似外界想像的單純,相關言論的背後更存在中共涉台言論的算計。
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的沈逸,與同樣出身復旦大學的張維為及陳平,被視為中國政治圈知名的「復旦幫」重要成員,各自為王滬寧擔任打手角色,掌握華東智庫的言論聲量。就在沈逸發表「對台灣揍一頓就行」的言論不久前,張維為便在中國媒體上針對「聯合利劍-2024B」演習發表言論,聲稱「封鎖台灣已成為『反獨促統』的主要選項;而且一旦大陸展開「武統」,大概率是速戰速決,最後的決戰可能以小時或以天計。」
張維為針對「聯合利劍-2024B」演習發表言論,認為封鎖台灣已成為反獨促統的主要選項。(取自上海復旦大學官網、上海電視台YT)
除了沈逸、張維為等人藉鷹派言論操弄涉台議題,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復旦幫」成員,應屬國台辦副主任仇開明,扮演中共最為重視的理論工作角色。在國台辦主任宋濤勤於接觸台灣政壇及民間人士之餘,理論體系出身的仇開明便負責與涉台智庫、學術交流及反台獨思想論述的工作。
國台辦副主任仇開明,負責與涉台智庫、學術交流及反台獨思想論述的工作。(取自中央台辦官網)
王滬寧主導對台決策 大玩軟硬兩手策略
而在此一各有角色分工的架構最頂端,則是主導全盤工作方針的關鍵人物王滬寧。經歷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三任中共總書記,王滬寧享有「三朝國師」名號,長期擔任中共政治智囊和理論撰稿人,主宰中共政治理論工作;在共產黨的決策體系中,更被視為在幕後操縱權力的「灰衣主教」。
有「三朝國師」名號王滬寧,是主導對台工作的關鍵人物。(美聯社)
隨著王滬寧權力不斷擴大,決策權力直逼習近平,近十年來更主導了對台決策大權,對台工作的弛張鬆緊均由其一人掌控。在王滬寧的決策下,他的門生們掌握思想言論系統的話語聲量,統戰系統則負責與台灣在野黨交往,藉以對台灣執政黨施加壓力。
王滬寧接見台灣在野黨、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上圖、取自微博)、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下圖、中評社),藉以對台灣執政黨施加壓力。
據曾與涉台系統接觸的北京人士私下談及,儘管近半年來王滬寧不太常公開與台灣政壇人士見面,事實上並不乏與台灣人士接觸;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與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也曾先後於今年4月及6月拜會王滬寧,顯示王滬寧仍持續執行涉台工作的「軟硬兩手策略」。 (責任編輯:殷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