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井宗次郎(台海戰略觀察家)
中華民國陸、海、空三軍,一向在各種主戰裝備上投資不遺餘力,例如陸軍的M1A2T戰甲車與空軍MQ-9B無人機系統。但在地面基地防衛作戰能力上,卻因軍種文化及預算限制,長期依賴淘汰武器裝備和人力相對稀少的憲兵單位。這樣的情況,使得三軍在基地防衛作戰中面臨挑戰。
以2022年俄烏戰爭中的安托諾夫機場保衛戰為例,我們可以看到基地防衛的重要性。然而,無論在訓練或裝備上,我國軍隊可能都無法承受相同規模的攻擊。國軍的作戰構想是結合陸軍地面支援單位,在陸軍、海軍或空軍基地自衛戰鬥編組,以及憲兵的初步防衛後,由陸軍重裝甲部隊進行殲滅。然而,這些支援協定及命令傳達過程複雜,且作戰環境有限,敵人可能以消滅高價值人員和裝備為主要目標,而非直接佔領。
有服役過的人相比都很清楚,各軍的基地長期成為國軍特戰部隊聯合結訓鑑測的協測單位,但通常流於形式,實際防禦能力有限。在上述情境下,良好的夜視裝備和紮實的夜戰訓練成為基地防衛作戰的關鍵因素。
世界各國的實戰影片,展示了夜視鏡和熱顯像儀在戰鬥中的應用,狙擊手可利用這些裝備在黑暗中精確打擊敵軍目標。在現代,第三代夜視鏡已廣泛應用,具有優良成像質量和操作性能,其價格也變得可負擔。然而,國軍目前僅針對陸軍特戰部隊配發新式雙眼夜視鏡,海、空軍仍未能普及這些裝備。
現代夜視鏡隨著第三代光放管的普及化,其成像質量和操作性能大大提升。單眼夜視鏡的價位已降至每具8萬台幣左右,雙眼夜視鏡也在16萬台幣以內。國內已有廠商代理進口此類產品,但國軍目前僅針對陸軍特戰部隊配發新式雙眼夜視鏡,海、空軍仍未能普及這些裝備。這說明了空軍在地面作戰裝備上的嚴重不足。
而搭配夜視鏡使用之融合式熱顯像儀也早已在國外民間普及化許久;原本熱顯像儀多做為夜間狩獵時的輔助瞄準工具,裝置於獵槍上方便觀察及射殺郊狼等危害牧場之動物,但在與夜視鏡景象融合之後,補強了夜視鏡於光源極低時難以辨認物體輪廓及景深之缺陷,將有溫度差(通常為有機體或人造熱源)之物體標記出或描繪出其輪廓,讓配戴者能迅速有效的完成索敵,而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夜視鏡專用熱顯像儀,其實是來自中國的JERRY-C系列,每具價位約在15萬台幣以內。
配備夜視鏡和熱顯像儀並進行夜戰訓練,可以顯著提升三軍在夜間防衛作戰中的能力。在實際作戰中,敵特攻部隊可能也配備夜視裝備,因此,我方更應加強這方面的能力。國軍長期不重視夜間作戰裝備和訓練,加之預算限制,造成了目前的窘況。
總之,夜視鏡在陸海空三軍基地防衛作戰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國軍應加強這方面的裝備和訓練,提升夜間作戰能力。在中國民間廠商都已推出配合夜視鏡使用之民用熱顯像儀情況下,我國軍備局卻連一具單兵雙眼第三代夜視鏡都尚在研發(組裝)中,實乃可悲又可嘆,更糟糕的是對牛步前進的國軍而言,時間已經所剩無幾了。(照片翻攝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