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詩萍》是的,我們是永遠的馬拉松人,會在今年台北馬最後40公里處,一路向您致敬「仙輩哥」
照片為作者提供
【聚傳媒蔡詩萍專欄】馬拉松是一項「不易討人喜歡」的運動。雖然,你一旦迷上,會發現它其實「有讓人著迷的理由」,但,那需要時間,需要你投入的時間乘上投入的毅力,然後,等於一輩子的喜歡了!
所有的馬拉松人,都具備這樣的「堅毅」。是的,我用的,正是「堅毅」這兩個字。
某種程度上,這「堅毅」一詞,可以用「著迷」替代,但也僅僅是替代而已,不能完全等同其意義。
我們可以著迷很多事,著迷到癡狂的地步,然而這樣一來,那些事情的本質,則可能迷亂了。
例如,我們著迷於戀愛的對象,幾近癡狂很合理,但往往,也就忘了戀愛的本質,是愛與被愛的平衡,而非單方面的癡狂。
堅毅不同,我們堅毅於愛戀的純粹,沒遇上適當的對象我們寧可不愛,遇上了而又失去了,我們會傷心但不會對愛戀失去渴望。
跑步,跑馬拉松亦然。我們堅毅於跑馬拉松,不僅僅是著迷。
著迷可能讓我們只在跑道上開心,離開跑道,我們在現實裡遂覺無奈;但堅毅不同,不管我們在現實裡角色如何,週休二日裡,無論風雨晴晦,我們走向賽事,跨入跑道,我們便感覺我們平衡了自我與世界的槓桿。
著迷,有自私的風險;堅毅,是平衡的座標。
馬拉松賽道上,有不少著迷的跑者,但更多的,是堅毅的跑者,甚至,從跑者的堅毅轉而為志工的堅毅,主辦方的堅毅,攝影者的堅毅。
我在馬拉松賽道上,是典型的後段班。典型之意,在於我幾乎都是倒數時段跑進終點線的。
很像人生。唯有後段歷程,能真正飽嘗人間的滋味。
補給站有沒有充足準備,提供補給到最後一人?
服務志工在為前中段班跑者加油吶喊之後,還有沒有興緻為後段班的蒼白疲憊,喊聲甘巴爹?
沿路為跑者捕捉畫面的攝影師,還願意等在風中,雨中,豔陽下,為後面零零星星往終點線咬牙切齒的跑者,留下鏡頭嗎?
很像人生。跑在後段班的,對掌聲尤其敏感;對溫情,尤其感心;對送上一杯水,一杯可樂,尤其感溫;當然,在喘不過氣,低著頭,默默撐著自己軀體的那最後幾公里,幾乎感覺快撐不下去時,突然,遠方傳來一句:「加油啊,這裡有鏡頭啊」時,你便抬起頭,挺起胸膛,邁開已然困頓的腳步,豎起因為流失電解質而腫脹的食指與中指,擺出一個腫腫的V字型,顫顫迎向攝影師:「噢,吔!」。
很像人生。很像人生。你我都需要掌聲,你我都需要鼓勵。但最好的時光,總在最需要的時刻。
我感謝那些馬拉松賽道上,堅守崗位到最後的所有朋友。
馬拉松是一種運動,又何嘗不是一種人生自我的設定,我們人設自己「我們是馬拉松人」。馬拉松人,除了跑者,還有主辦方,志工們,攝影師...,每一位都構成「馬拉松之所以為馬拉松之志業」的不可或缺!
我會懷念,想念馬拉松攝影師「仙輩」的,他在豔陽下,冷風中,屹立路旁的攝影英姿,令人懷念;他不吝於分享自己攝影的成品,不時贈與跑者的大方磊落;他在跑道旁,遠遠提醒跑者:「前方有鏡頭喔,要打起精神,擺一個pose啊」的爽朗,都將成為台灣馬拉松跑者心中最美好的一幅畫面!
我們跑,我們沒時間變老。即便以後,我們不跑了,我們老了,我們也將記得那一年,我們揮起拳頭,伸出V字,擺出愛心,迎向「仙輩」鏡頭的那一刻,那是永恆,那是我們永遠與台灣馬拉松融為一體的共同記憶,謝謝您,仙輩大哥!
我們會在今年台北馬拉松最後40公里後,奔向終點的賽道上,向永恆的您的位置,舉手,致敬!
作者為知名作家、台北市文化局長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