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終,不少人開始準備大掃除,面對堆積如山的物品、衣櫃裡塵封已久的衣服,總想著「以後可能用得到」,到底哪些東西該丟、哪些不該丟?常讓人不知從何整理。醫師指出,囤積情況若嚴重影響生活,如空間受限、家具難以使用,恐是患上「囤積症」的警訊,建議採用小步漸進、3箱分類、一進一出等方式改善,若成效不彰則可尋求專業協助。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醫師周呈叡表示,囤積症的成因相當複雜,往往不是單一因素就能造成,相反的,囤積症是多重因素交織而成的結果,其中與過去創傷所造成的心理因素、對環境的不安全感有主要關係。
囤積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
周呈叡指出:「從心理層面來看,重大的失落經驗常是觸發囤積行為的關鍵點,例如有些患者在失去至親後,會開始執著地保存對方的遺物,透過實體物品來維持與逝者的連結關係。」
此外,創傷經驗也同樣可能誘發囤積症的養成。周呈叡說明,例如曾經歷過經濟低潮的人,可能會因為對未來缺乏安全感,而開始過度囤積物品,藉此來降低對未知的擔憂。而對於長者來說,囤積症可能是認知功能退化的一種表現,因難以辨識物品是否還有保留的價值,決策能力退化難以下決定丟棄,因此持續堆積物品在家中,影響生活甚至於影響家人。
3招避免囤積症惡化
周呈叡指出,當囤積症嚴重時不僅將影響個人生活品質,更可能危及到健康安全,要避免甚至克服囤積症,可以先從自我改善開始,建議可採用以下3方式:
- 從「小步漸進」開始:從每天固定撥出10到15分鐘進行整理,從最不具情感連結的物品下手,例如過期的傳單或報紙。
- 使用「三箱法則」:準備「保留」、「捐贈」、「丟棄」3個箱子來分類物品,對於具有紀念價值的物品,不妨以拍照方式保存回憶,適時放手實體物品。
- 建立「一進一出」原則:在購入1件新物品時,就處理掉1件舊物品,這樣就能避免物品持續囤積。
若上述提到的自我改善方式成效不彰,周呈叡呼籲,可尋求心理專業的協助,心理師會採用認知行為治療,幫助患者探索並改變對物品的不合理想法,同時也會採用暴露反應預防療法,協助患者逐步面對丟棄物品時的焦慮感,進而達到症狀緩解。
此外,對於嚴重囤積症的患者來說,也可以用藥物來輔助治療。周呈叡補充,醫師會衡量患者情況,開立服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等口服抗憂鬱抗焦慮藥物,對於逐步改善病情也會有幫助。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