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亦台北報導
由秘魯主辦的2024年「亞太經濟合作經濟領袖會議」(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 AELM),於當地時間16日午間圓滿結束。我國由總統府資政、台杉投資管理顧問公司(Taiwania Capital)董事長林信義擔任領袖代表,全程與會並傳達我國理念立場,與會過程順利,圓滿達成任務。
林領袖代表於同日下午在秘魯利馬召開國際記者會,說明此次與會過程及成果,並接受記者提問。
領袖代表致詞時表示,本次APEC峰會,每個經濟體所關注的議題大致相同,針對各會員體共同遭遇包括地緣政治、全球情勢變化、疫情、能源、通貨膨脹、食品供應安全、產業供應鏈韌性及氣候變化等挑戰,大家都很關注如何因應與合作。此外,關於經濟繁榮成長並未惠及每個人,該如何解決經濟成長落差,也是大家關注的議題。
領袖代表指出,會中也呼籲應注重經濟成長品質。過去重視經濟成長效益,以集中生產的供應鏈達成及時供應目的。現在供應鏈則碎片化、短鏈化,更為分散及「在地國際化」(Glocalization)。弱勢族群賦權也是很重要的議題,如何提升婦女、原住民等經濟弱勢群體的經濟賦權,以及如何將非正式經濟轉型為正式經濟,都是大家關心的項目。
領袖代表進一步指出,AI科技也受到各會員的重視,AI應用在許多領域上,如何妥適規範,讓AI成為可使用的工具而非傷害人類的威脅,不論是政府和企業部門,都非常關心如何對話合作、共同協力構想,以確保AI倫理及治理。
領袖代表表示,這次代表團的重要任務之一,是讓各會員了解臺灣在APEC的具體作為及貢獻,他以兩個領域為例。在降低糧食損失與浪費方面,臺灣在2013年倡議「強化公私部門合作夥伴關係降低供應鏈之糧食損失與浪費」多年期計畫,獲得許多經濟體的支持。經濟體交流如何利用數位和創新工具來強化糧食體系,臺灣也分享降低糧損措施,包括鼓勵在地消費、運用AI科技調節農產品產期等。身為「2030年糧食安全路徑圖行動方案」領導經濟體,2025年下半年,我們會與經濟體分享如何透過儲存與包裝等技術的開發,來提高APEC經濟體,特別是開發中經濟體,預防與降低糧食損失與食物浪費的能力建構,以提升APEC區域糧食安全。
領袖代表提到,作為APEC衛生工作小組的數位健康次級小組領導,臺灣積極推動防疫應用、遠距醫療及數位健康治理等議題,成為APEC數位健康的關鍵平臺。在2022及2023年,該次級小組分別出版報告,彙整COVID-19疫情以來,各經濟體將數位應用於醫療照護的表現,以及如何利用遠距醫療促進健康平等權。
領袖代表說,我國ABAC代表也透過「Do AI Locally Yourself」(DAILY)計畫,分享如何使醫療從業者不需學會編碼,就能從醫療數據和圖像來開發AI模型。已有來自16個經濟體的20多個團隊參加此計畫,開發了41個AI驅動的醫療專案、80個綜合培訓課程及73個AI模型,體現了使用各經濟體當地語言,協助當地醫療人員的AI能力建構。臺灣企業在智慧醫療方面也貢獻良多,例如用眼底斷層掃描來偵測黃斑部病變等,已有11個國家、306間醫院落實,這樣具體的作為非常受到歡迎。
領袖代表表示,臺灣的醫療和數位領域都很優秀,以此推動APEC地區的數位健康。未來也將與各經濟體探討因應健康一體化挑戰、促進以人為中心的整合性照護、高齡人口營養,及防範登革熱疫情等議題,以提升APEC會員國民眾的健康與福祉。這些都是代表團在所有會議、談話和餐會交流中,努力展現臺灣的能力及所能做出的貢獻。
有關媒體詢問與其他領袖互動情形,領袖代表指出,代表團利用此次機會與一些經濟體進行雙邊會談,也有在場邊進行簡單寒暄或談話。談話內容很多,例如臺灣跟其他經濟體間未來的合作機會,彼此發展的需求和可以提供的協助等,都獲得良好的成果。至於媒體關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互動,領袖代表回應,與每個經濟體代表都是自然互動。
至與美國總統拜登的會談情形,領袖代表指出,與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雙邊會談相同,他與拜登總統的談話內容也很多,感謝美國長期對臺灣的支持,並邀請拜登總統未來在適當時間到訪臺灣,獲得拜登總統十分親切、正面的回應。
媒體關心如何促進並維持臺灣與秘魯間的商業關係,領袖代表指出,兩國產業具互補關係,例如秘魯的銀礦產量是世界第一,銅礦世界第二,最近也發現品質極高的鋰礦。鋰是半導體、電動車等高科技產業重要的原料,期盼未來有機會促成合作關係。
關於臺日間進一步發展的方向及對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印象,領袖代表說,石破總理在防衛方面有非常專業的知識,兩國在共同防衛及防災等方面有許多合作空間。在產業合作方面,以半導體為例,日本在材料、設備方面非常強,而臺灣在製程技術占有優勢,這方面的合作會越來越緊密,也會帶動廠商和供應鏈的調整;其他領域也有許多討論的機會。
媒體詢及領袖代表從2000年第一次參加APEC至今,感受到臺灣對全球影響力的改變為何。領袖代表表示,20年來全球經濟形勢改變,過去追求經濟繁榮,現在則是經濟安全。2000年時他曾提出「在地國際化」(Glocalization),強調有在地特色的國際化才會長久;但現在的在地化,則是指分散、備援。
領袖代表指出,20年來,臺灣已扮演世界上不可或缺、穩定供應鏈的重要角色,特別是在高科技及半導體方面,我們的占比很高,因此大家重視臺灣的程度,也跟20年前是不一樣的。
有關中國打壓臺灣國際參與,領袖代表回應表示,2001年他曾參加杜哈WTO部長會議,成功爭取臺灣加入WTO。當時臺灣是世界上第15大經濟體,日本、美國、歐洲、東南亞都支持我們,因此我們可以順利入會。他認為回到原點,重要的是臺灣有什麼樣的實力讓大家覺得應該讓臺灣參與這個組織。
接著,領袖代表請行政院政務委員楊珍妮說明我國準備參與CPTPP的準備狀況。對內,法規已做整體盤點,都與國際接軌,內部有相關單位常與利害關係人進行內部溝通及未來因應措施。在國際上,CPTPP入會案須遵循「奧克蘭三原則」,必須完全符合協定高標準、遵循貿易承諾、由全體CPTPP成員共識決定。我國外交部、經濟部等皆利用各種不同場合,努力推進這項工作,與CPTPP成員交換意見,爭取支持我入會案,也向成員說明我國倘能加入CPTPP,最重要的是可擴大CPTPP在國際間的GDP能量,各國不應該對我案有任何政治考量。
楊政委另提到,此次APEC主題談到數位與環境的議題,這兩項議題都需要國際共同合作。以我們在國際間供應鏈的重要性,臺灣加入CPTPP可以協助各國共同推動供應鏈韌性。此外,在氣候、數位治理、數位資料保護等領域,也會與大家共同推動,臺灣的加入將對區域有所貢獻。
針對媒體詢及中國宣布2026年舉辦APEC年會事,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說明,一般而言,每年的「經濟領袖會議」會決定未來三年左右的主辦國,2025年及2027年已確定是韓國以及越南,但2026年則一直懸著,因為中國提出舉辦的時間比較晚,也使得在這次「經濟領袖會議」之前,很多經濟體都覺得先前溝通不夠充分。
徐副秘書長指出,APEC的制度是所有決定都是採「共識決」。針對中國爭取主辦2026年APEC,我方特別指出所有經濟體的與會者均可能受中國「懲獨22條意見」的影響,其他經濟體也分別提出各種關切,要求中方做出說明或保證。經過所有經濟體充份的討論,最終中方承諾將遵守APEC的規定、慣例及實踐,確保各會員平等尊嚴與會的權利,並妥善維護所有與會人員的人身安全。基於中國所做的承諾,所有經濟體最終達成共識,同意中國舉辦2026年APEC。
包括領袖代表女公子林玟萱、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行政院政務委員楊珍妮、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徐斯儉、我國APEC資深官員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司長孫儉元、我駐秘魯代表張幼慈等亦出席是項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