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綠色消費意識抬頭,食物里程短及國產雜糧,逐漸受到消費市場青睞,農糧署推廣國產雜糧多元應用,舉辦創意烘焙競賽如今已邁入第五屆,今年的得獎作品中許多富含客家特色,同時農糧署也跟地方農會合作,希望透過遊程體驗,帶民眾深度認識國產雜糧。 融合黑芝麻、黃豆、黑豆、花生,等各種雜糧,用臺灣造型展現在地性,來自臺中東勢的賴瀅如,拿下第五屆國產雜糧創意烘焙競賽金獎,作品理念來自幼時回憶。 金獎得主 賴瀅如:「我的阿公他非常喜歡吃花生跟芝麻,但是他就是現在已經不在了,但是就是吃到這個味道的話,還是會有,就是回憶起小時候那種快樂的時光。」 銀獎作品則是用麵包搭配客家擂茶,金門高粱卡士達還有紅藜,展現滿滿田園風情。 銀獎得主 楊紫喬:「既然是以國產雜糧為基礎的一個發想,那我們決定想要利用,就是跟雜糧非常有相關的擂茶去做結合,那它可以呈現讓麵包,有非常自然的就是雜糧穀物的香氣,然後搭配上,我們就是研發的酒香的卡士達,那就非常的和諧。」 農糧署副署長 黃昭興:「除了這個比賽之外,我們最近這幾年,也一直在推廣我們的雜糧這些產品,那我們也開發了滿多,這些新的這些雜糧的產品。」 根據農糧署統計,國內每年從國外進口的雜糧,約800多萬噸,而國產雜糧進口替代率僅6%,除了持續推動稻作轉作雜糧,提升自給率,農糧署也結合多元通路販售,並跟地方農會合作,推出雜糧遊程體驗。 冬山鄉農會前總幹事 黃志耀:「我們如果說都是一個,從事一個教育性的,那是不斷的灌輸,可是我們如果可以透過遊程,那就可以在遊程的這個過程裡面,去感受得到,我想這是最直接的。」 農糧署表示,目前已有49條國產雜糧體驗路線,要帶民眾實際走進田間,認識在地新鮮的國產雜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