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油價 英超 00713

蕁麻疹說來就來,全身癢爆怎麼辦?中醫教「紫蘇葉止癢」5分鐘改善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24.11.11 10:00


蕁麻疹是一種身體的過敏反應,而且症狀受很多原因影響,到底該如何改善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資深主治醫師謝旭東於《肌膚的事,讓專業的來!》一書中,從中醫角度說明皮膚問題,輕鬆瞭解蕁麻疹、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神經性皮膚炎、乾癬性關節炎等皮膚疾病,幫助讀者建立最完整、最堅固的肌膚防護網。以下為原書摘文: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的皮膚病,分急性期與慢性期,急性期是發作時間在1個半月以內,慢性是超過一個半月後。到了慢性期的蕁麻疹,很不容易找出病因,治療困難度較高,而且生活環境的壓力、飲食作息,也會大大影響蕁麻疹的發作及療程。



多重因素影響蕁麻疹

小藍是一位個性相當急躁的中年職業婦女,年45歲,已經由西醫診斷為蕁麻疹,但是藥越吃越重,越吃越煩,皮膚依然東一塊西一塊的起團塊,半夜還會全身不定處到處發作,於是來找我求診。

蕁麻疹發作不定時,搔癢的地方會像蚊子叮咬「一塊塊」的塊狀,這是因為皮下產生發炎水腫,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甚至是窒息,需要趕快去急診打針。

小藍的狀況嚴重,有很大的因素在於家庭、事業兩頭燒。她回家不用做太多家事,這個倒是老公會負責,不過,小藍的工作壓力超大,常常要忙到凌晨一、兩點才能結束,每天一大早7點一定要起床。

晚睡又早醒的生活,配合上壓力大,生活步調超快,小藍根本沒有一天能夠睡好覺。睡眠時間少就算了,可怕的是,睡到一半還會自己醒來,醒後根本就睡不著,一天有沒有睡熟2個小時都不知道,就在3個月前得到了「蕁麻疹」。

蕁麻疹在中醫又叫「風疹」、「癮疹」、「鬼飯疙瘩」,像風一樣遊走不定,到處發作,與風邪相關。所以治療上會搭配疏風止癢的藥材,比如換膚方中的荊芥、防風就能夠使用。現代藥理研究,荊芥、防風具有抑制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減緩蕁麻疹發作時的腫脹及搔癢感。

看了小藍的舌頭,舌苔厚且舌質紅,苔厚有濕,泛紅表示有熱,我開了換膚方一天兩次早晚服用,再搭配上科學中藥「大柴胡湯」,並醫囑她要12點前就寢,早睡也是能否迅速改善的關鍵。大柴胡湯能瀉火除煩,其中的柴胡、黃芩可以解除熬夜的上火,放鬆她的心情,而換膚方中的荊芥、防風疏風止癢,能幫助恢復身體的免疫平衡。

1週後,小藍拿起手機給我看前後對比,藥似乎起得效果不大,原來,她還是一樣辛苦忙碌,於是我又詳細的再解說一次,告訴她:「熬夜是過敏原嗎?不是,但是熬夜會讓蕁麻疹變嚴重。藥不是沒效,會癢得這麼厲害表示身體在抗議了,抗議妳這樣使用它,中藥不是拿來對抗身體的武器,要聽聽自己身體的聲音,這樣才有機會改善。

這就好比膝蓋痛了,吃止痛藥改善,暫時救急一下可以,但是止痛藥能吃一輩子嗎?中藥能夠治療疾病,重點在於恢復身體的平衡機制,但作息仍處於失衡的狀況,用藥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後來小藍沒有回診,反倒是她女兒來看診,原來是女兒和她一樣有蕁麻疹的問題,小藍把換膚方給她喝,皮膚狀況有變好,就來找我拿藥。「對呀!我媽是小藍,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她藥都不認真吃,所以剩一堆。剛好我也有蕁麻疹的問題,我媽說這個湯包妳可以試試看,結果吃了也有效,所以我才來找你。」小藍的女兒跟我說。

這個問題其實是我們醫生很常碰到,病人吃了藥有效,直接轉給自己的親人吃。其實,這位小姐是運氣好,吃了有效,常見是吃了沒有效,因為沒有辨證看體質是否適合,我衛教了她一會兒,跟她說媽媽的藥還是給媽媽用,她的藥我會開給她。

「謝醫師,媽媽說要我謝謝你,但她現在還是一樣晚睡,不敢來見你,怕被你唸,不過有盡量早點休息了,有空她會再過來看診。」女兒離開前說。

現代人生活很忙、壓力大,沒時間照顧好自己,預支自己的健康,未來是要還的。菜根譚有一句說「老來疾病壯時招」,門診上見到中老年人的疾病,吃藥好得慢,還需要靠保險才能支付醫藥費,也檢查不出問題在哪邊,常常是因為年輕沒照顧好自己。

隔了3個月後,小藍居然回診了,這次回診,她把工作調整,可以在12點前上床睡,並且要一併治療接近更年期的月經不順。我一樣依照之前的處方稍作調整給她治療,這次,只用了1個月的抗組織胺就完全停用,晚上也不再因蕁麻疹的搔癢而睡不好,是她自己的努力,重獲新的健康生活。



紫蘇葉外洗,緩解蕁麻疹搔癢

材料:紫蘇葉30公克。
作法:將1000毫升水煮沸後,加入紫蘇葉,再轉成文火煮5~10分鐘即可。
用法:將紫蘇葉水備於容器內,於搔癢發作時塗抹於患處,暫時止癢。
功效:紫蘇葉祛風止癢,葉子類的藥材屬於植物的枝末,能夠將體表的風邪給透出來,如果擦完後5分鐘還會搔癢,建議還需搭配內服藥使用。

(本文摘自/肌膚的事,讓專業的來!:謝旭東醫師教你正確護膚,讓你晶瑩透亮/大都會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